《浣紗記》劇照
本報訊商丘市豫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古裝豫劇《浣紗記》9月11日晚在商丘宋城影劇院上演,一條漸漸飄逝的溪紗讓看慣了“豫東調”高亢激越的商丘觀眾領受到了一種江南的柔美。
2500年前,有一個女子因為美麗而卷入了戰爭。后來,她的美麗,她的命運,她的歸宿,成了一個千年不斷的話題。于是,人們對生活的希望,對理想的寄托,就在這千百年間不斷地融進了這個浣紗女的故事當中。
《浣紗記》由我省著名劇作家姚金成根據明代梁辰魚所寫的傳奇《浣紗記》改編。豫劇《浣紗記》與梁辰魚的《浣紗記》劇名相同,情節素材也來源于梁辰魚的《浣紗記》。但內容開拓的方向、戲劇結構的形態卻充滿了現代戲劇形式的情感震撼,尤其是結局,更是與梁辰魚的《浣紗記》截然相反。這兩個《浣紗記》完全不同的結局都是一個同樣的場次——“歸湖”。梁辰魚的《浣紗記》歸的是一個西施與范蠡泛舟遠去大團圓的湖,而豫劇《浣紗記》歸的是一個西施心中的希望無法實現的自殞之湖。
經過慎重的劇本選擇,今年春天,商丘市豫劇院決定排演《浣紗記》來參加河南省第10屆戲劇大賽,用一個高亢激昂充滿了血性的劇種演繹一種江南的柔美,讓柔美與剛強在舞臺上產生強烈的沖突與碰撞。為此,商丘市投入百萬資金對《浣紗記》進行精心創作,并邀請了省內及廣西、廣東、上海、浙江、江蘇等省市的戲曲藝術名家擔綱主創。西施由該院院長陳新琴扮演,其他主要角色均由該院優秀青年演員擔當。在當晚的演出中,精彩的舞臺呈現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舞美大氣,燈光變幻多姿,服裝色彩艷而不俗,唱腔兼顧中原、江南的風味。
在昨日舉行的評委點評會上,有關專家認為,《浣紗記》的舞臺呈現和藝術追求是商丘市豫劇創作風格改變的一個信號,其意義已經超出了劇目本身。同時,有關專家還就劇目本身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驹瓨祟}:豫劇《浣紗記》西施歸于自殞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