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商丘 >> 文化遺產(chǎn) >> 文遺賞析 >> 瀏覽商丘

首止:春秋時期“聯(lián)合國”會盟地(2)

2013/12/28 14:26:56 點擊數(shù): 【字體:

  這樣做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世子鄭作為周王室的繼承人來參加會議,而且享受這般尊榮,周惠王想要更換世子,就得三思而后行了。

  齊桓公組織首止會盟,干涉天子的內(nèi)政,可謂有得有失。得,是確立了周王世子鄭的地位,以后世子鄭即位,周王室就會全力支持齊國;失,是得罪了現(xiàn)任天子周惠王,周惠王因此胳膊往外拐,與第一次前來進貢的楚國發(fā)生親密接觸,并且?guī)椭䥽鴱膬?nèi)部分化齊桓公的幽地同盟,成功地促使鄭文公逃離首止會盟,暗中投向楚國的懷抱。

  姬鄭世子地位得以保全,王室無傾危之患,皆首止會盟之功。三年后,即公元前652年,周惠王死,姬鄭即位,稱周襄王?鬃右虼隧灀P齊桓公以仁義取信于天下人,贊美管仲以超常的智慧輔助齊桓公完成了定世子的大業(yè)。正如《公谷傳》記載:“桓公定世子,完成霸業(yè),實衣裳(即和平)之會中最盛者,名績更為可記也。”

  首止風(fēng)云,一戰(zhàn)定榮辱

  在諸侯紛爭、攻伐不斷的春秋時期,由于地處中原腹地,己吾城附近的首止戰(zhàn)略位置被突顯出來,諸侯國不僅在此會盟議事,還一次次在此展開爭戰(zhàn),歡聲與硝煙在此交替……

  數(shù)百年間,諸侯間時合時分,互相攻伐殺戮,爭城奪地。首止由于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各國不斷在此交戰(zhàn)和會盟。

  有史可查的發(fā)生在首止的第一起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當(dāng)數(shù)齊襄公征伐鄭國,會師首止。據(jù)《史記·鄭世家》記載:“子亹元年七月,齊襄公會諸侯于首止,鄭子亹往會,高渠彌相,從,祭仲稱疾不行。”《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齊殺子亹,昭公弟。”

  公子亹是鄭莊公之子,鄭昭公忽和鄭厲公突都是他的兄長。公元前695年,高渠彌暗殺鄭昭公,立公子亹為君。根據(jù)《史記》記載,擁立公子亹是鄭國大夫高渠彌和祭仲的共同決定,因為他們不敢迎接被祭仲強迫流亡的鄭厲公回國。

  公元前694年,齊襄公在首止召開盟會,商議出兵攻鄭,號稱討伐鄭弒君之罪,并駐軍首止城。七月三日,鄭君子亹與高渠彌一同前往齊軍營中見齊襄公。由于公子亹年輕時曾與作為公子的齊襄公打斗,彼此有仇。祭仲勸公子亹取消行程。公子亹認為赴會可避免齊襄公發(fā)兵伐鄭,迎立鄭厲公,并認為齊襄公最多只會侮辱他,所以沒有聽從祭仲的建議。祭仲害怕被殺,聲稱得病,沒有同去。結(jié)果公子亹與齊襄公會面,未有就從前的事道歉。齊襄公發(fā)怒,設(shè)下埋伏殺死了他。齊人并車裂高渠彌。祭仲到陳國迎立子亹之弟子儀即位。

  第二起戰(zhàn)爭是楚國入侵衛(wèi)國,攻伐首止!蹲髠·成公十五年》記載:“楚子侵鄭,及暴隧,遂侵衛(wèi),及首止。鄭子罕侵楚,取新石。”

這次局部戰(zhàn)爭發(fā)生的大背景是,晉國與楚國爭奪中原霸權(quán)。公元前577年,時為晉國屬國的鄭國依仗晉國的勢力,攻打楚國的屬國許國,為許所敗。鄭成公不甘失敗,親自率軍攻許,許被迫以叔申之封田向鄭請和。作為報復(fù),公元前576年,楚國出兵伐鄭,至暴隧(今河南省原陽縣西),接著又伐衛(wèi),至首止。鄭子罕反襲楚,取新石(今河南省葉縣境內(nèi))。為此,晉中軍將欒書意圖報復(fù)楚國,但遭到韓厥的反對。同年,楚共王同意許靈公的要求,派公子申“遷許于葉”(今河南省葉縣南),許國從此成為楚國附庸,其舊地為鄭所有。

  第三起戰(zhàn)爭是楚國救援鄭國,駐軍首止。《左傳·成公十七年》記載:“楚子重救鄭,師于首止。諸侯還。”

  2013年的夏天,當(dāng)我站在首止會盟臺前,樹陰下,幾個村民乘涼閑聊,兩千年前,這里金戈鐵馬、諸侯會盟,現(xiàn)如今這里已是一座祥和的村落。歷史的時光可以改變很多,但也會留下那些不朽的傳說與故事,讓后人追尋遠去的榮光!驹瓨(biāo)題:首止:春秋時期“聯(lián)合國”會盟地】

責(zé)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網(wǎng)-大河報 2013-08-02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sh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