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許昌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許昌

談鈞瓷的鑒賞

2014/7/8 11:21:10 點擊數: 【字體:

    鈞瓷產于河南省禹州市的鈞窯,鈞窯是我國宋代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之一。宋徽宗時在鈞臺附近設立官窯,此窯被稱為鈞臺窯,簡稱鈞窯,鈞窯所燒之瓷即鈞瓷。鈞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一件作品的優劣,可從四個方面進行鑒賞:端莊文雅的造型,絢麗萬變的釉色,奇異奧秘的紋路,窯變神奇的釉畫。

    1、造型之美:鈞瓷的造型充分體現了皇室肅穆嚴謹、端莊威嚴、氣魄宏大、富麗堂皇的氣氛,同時也具有宋代藝人古樸渾厚、線條規整、紋飾簡練、工藝精細的藝術特點。幾乎沒有任何花紋裝飾,它的造型美體現在造型線條的處理上,在長、短、方、圓、曲、直、扁、平、伸、縮格局勻稱和虛實得當之上下工夫,追求一種內在的含蓄美。它的骨胎和造型從宋鈞官窯遺址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其胎質堅實,細膩致密、斷面呈羊肝色或香灰色,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叩之其聲鏗鏘圓韻悅耳。從出土的有代表性的尊、爐、鼎、洗、盆、奩瓶、罐、缽、壇、盒等十幾種品種看,無論造型和胎骨都充分顯示了以上幾個特點。由于鈞瓷這些造型特點,在燒制過程中,釉面熔化下流,使脫邊整齊,棱線舒暢,加之器底的芝麻醬色,形成了鈞瓷“紫口鐵足燈草邊”的特殊裝飾美感,也有叫“鐵口銅足”的。總之,在造型上著意表現一種冷峻崇高的民族意識和純粹的民族精神。至今鈞瓷仍保留著宋代這種典型的造型特點,并得到了充分發展。

    2、釉色之妙:鈞瓷的釉色瑩潤,色彩繽紛。宋代首次燒出紫紅色窯變銅紅釉的鈞瓷,改變了三千多年以氧化鐵為呈色劑的傳統方法,這是中國制瓷工藝史上的一個創舉。這種神奇的窯變釉,突破了陶瓷史上單色釉的格調,創造出了青如藍天,晶瑩潤澤,月白如玉,紅如海棠,紫若玫瑰,藍紅相映如光潤的瑪瑙,凝厚深沉,含蓄耐看的藝術效果。鈞瓷這一藝術成就的取得,不僅在釉色上有較大的突破,而且在施釉方法上、燒成工藝上獨樹一幟,使鈞瓷釉層結構復雜多變。用高倍光學儀器觀察鈞釉,就可發現靠近胎體的一、二層與天青釉的結構基本相同,呈色似天藍釉,在天藍釉的上部界面出現起伏很大的波浪形上有許多氣泡;第三層則是整齊均勻的銅氧化層呈淡藍色。這樣的釉面結構,對各種光波選擇性的吸收和選擇性的反射,使釉層含蓄光瑩猶如寶石,釉層里的氣泡對光線的干擾折射,使鈞釉在不同的角度光照下有變化莫測的效果,更增加鈞瓷的神秘感。古今鈞瓷鑒賞家和陶瓷專家把鈞瓷這種像瑪瑙或雨花石一般美麗的天青半乳濁狀態叫乳光狀態;把鈞瓷的乳濁度和色彩發生復雜變化交錯掩映,從而使釉色絢麗多彩的奇妙現象叫“窯變”。產生窯變色彩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鈞瓷胎釉的獨特配方、鈞窯的特殊構造、復雜而獨特的燒造工藝。使其釉色變化神奇莫測,自古就用“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千鈞萬變,釉彩無窮”和“高山云霧霞一朵,煙光凌空星滿天,峽谷飛瀑兔絲縷,夕陽紫翠忽成嵐”的詞和詩來形容鈞瓷窯變色彩的奇特和美妙。鈞瓷發展至今其比較典型的釉色有:天青、豆青、粉青;天藍、寶石藍、孔雀藍;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雞血紅、玫瑰紅、胭脂紅、海棠紅、朱砂紅;銅黃、桿草黃、魚子黃、芝麻醬、茶葉末;鸚哥綠、果綠、粉綠、葡萄綠、墨綠;烏金、古銅、月白、玉白、魚肚白等數不勝數。各種顏色并無定名,特別是在一件器物上變化出多種色彩,所以即使在宋代宮廷中也不以顏色分類,只以器型式樣注冊。鈞瓷的顏色名稱出自鑒賞家、收藏家及客商之口,并非專家定名,更無史書記載,只是習慣用語或行話,鈞瓷的這些窯變色彩雖不能包羅萬象,但把鈞瓷釉色變化有了形象名稱,由此也可看出窯變萬彩之一斑了。

    3、紋路之奇:鈞瓷釉面奇美的紋路是由于特殊的釉料和獨樹一幟的燒造工藝,使釉面在焙燒過程中、熔化、流動、沉積、結晶、拉絲、氧化、還原、呈色、分相等變化,使釉面出現千變萬化的色彩變化,并出現多種奇妙美麗的紋路。古往今來的鑒賞家;根據這些紋路的形象給以各種名稱,如“蚯蚓走泥紋”,釉面上出現顏色深淺不一的曲折紋路似蚯蚓在泥地上爬過的痕跡,自然多變,穿插迂回,妙趣橫生。“冰裂紋”,古人用“看似雷擊,觸無痕跡”的詞來形容這種紋路是十分形象的,這種冰裂紋也叫開片,其紋路細、直、折、長短不一,棱角突出,疏密有致。冰裂紋的形成是在出窯時隨著溫度的變化及其胎釉之間彭漲系數不同而不斷變化,使釉層表面的玻璃質開裂彌合,這個過程是個較長期的過程,而且在形成過程中往往伴有細碎動聽的響聲,家有幾件鈞瓷,在夜深人靜時就會聽到它們細微清脆悅耳的開片聲。還有蟹爪痕、兔豪絲、羽片紋、魚子紋、珍珠點、繩網紋、金鎖鏈等名貴紋路。這種珍奇奧秘的紋路,自然天成,引人聯想,更增加了鈞瓷的神奇與珍貴。

    4、釉畫之絕:鈞釉表面由于釉色的變化和各種奇美紋路的相交疊置,渾然構成的一幅幅神異圖畫。這種鈞釉獨特的天然釉畫,是鈞瓷珍品、絕品的必備特征之一。自宋代以來雖然意境無窮的窯變釉畫十分難得,但不管是文獻記載和珍藏文物中,都有不少對鈞瓷窯變意境的描述和展現。特別是現代鈞瓷專家及其工藝美術大師在研究了大量宋代鈞窯實物瓷片、窯爐構造、燒造工藝、釉料配方、泥料加工工藝的基礎上燒造出來的鈞瓷珍品,再現了這種神異的景象。一幅幅神奇的窯變釉畫隨著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千變萬化,呈現出人物故事、動物圖案、絕妙奇景。如著名的高山云霧、峽谷飛瀑、滿山翠竹、雨過天晴、層巒疊嶂、江山萬里、星辰滿天、明月高懸、鳳凰展翅、秋江紅葉、瑞雪紛飛、寒鴉歸林、伯牙撫琴等等。特別是近幾年燒制出現的幾幅酷似名家大作的自然窯變釉畫,更令人贊嘆不已,如在一仿宋代造型梅瓶上,燒出的釉畫酷似當代大畫家的作品“貓頭鷹”,在一缽中竟燒出酷似當代工藝美術大師的大雞圖案,在一大瓶上出現的似宋代大畫家范寬的山水畫卷等,這些絕世珍品有的被國家收藏,有的被個人收藏,還有的已遠涉重洋,被外國朋友收藏。

    鈞瓷的名貴還在于它宋代的宮廷壟斷,以及燒制困難。鈞瓷被宋徽宗定為御用珍品后,為了滿足宮廷需要,在據鈞瓷為宮廷獨有,嚴禁民間燒制、收藏的同時,在禹州鈞臺附近設置官窯,集中民間優秀工匠,專門燒制為宮廷藏用的鈞瓷產品,并委派官督燒造。所燒鈞瓷嚴格按照宮廷需要的式樣和規格進行生產,在工藝上精益求精,不惜工本,對產品的挑選亦極為苛刻嚴細,并將選掉的瓷器一律銷毀。因此,傳世宋鈞都是極其名貴的珍品,為歷代宮廷所珍藏,而在民間則只聞其名,難見其物。當時擁有一件鈞瓷已是等級、權貴的象征,是雅俗之別的標志。所以,古來就有“雅堂無鈞瓷不可自夸富”之說。一件鈞瓷珍品的燒造困難,也是鈞瓷珍貴的原因之一。物以稀為貴,雖然鈞瓷歷史有千余年,但至今無論古代、現代燒制出的鈞瓷珍品并不多,其重要原因在于燒造工藝的復雜和不易。一件鈞瓷從采料、粉碎到設計、注漿、修刻、旋坯、對接、上釉、焙燒等,要經過七十多道工序。古書上說:“共計一坯功,過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中細微節目當不能盡也。”更重要的是燒成,鈞瓷的燒成不僅和泥料、釉料、燃料、爐溫、氣氛等內在因素有關,而且和季節、氣候、風向等外界自然條件關系也很大,歷來就有鈞瓷“十窯九不成”之說,即使在現代科技發展的今天,提高鈞瓷成品率仍然是一項攻關課題,而鈞瓷的珍品、絕品更是鳳毛麟角了。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今日禹州(2012-01-10)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