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鈞瓷的魅力
2014/7/8 11:38:59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柴燒鈞瓷是鈞瓷藝術品的一種,最大的差別在于用木材作燃料,如松、柞、槐、果木等。特征為釉色瑩潤、艷而不妖、麗而不俗。柴燒技藝是一種傳統(tǒng)的鈞瓷燒制技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鈞瓷興盛的宋朝。但柴燒技藝因其難度大、成品率低而往往讓人望而卻步。但它散發(fā)出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感,鈞瓷人為它著迷而投入龐大精力、物力去追求。
我出生于1964年,1980年畢業(yè)于神垕高中,在神垕上學期間,漸漸喜歡上五光十色的鈞瓷。高中畢業(yè)后,由于家境貧寒,迫于生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開始了煤炭運銷,經(jīng)過十年的打拼,生活環(huán)境得到了改善,對鈞瓷的熱愛更加與日俱增。人活著不能只為了錢,追求夢想,實現(xiàn)夢想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價值體現(xiàn)!為了心中的夢想,放棄眼前紅火的生意。這一想法的提出,立馬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對,可對鈞瓷的熱愛使我“眾叛親離”。 1994年,不顧眾人反對,開始籌建鈞寶坊。在開始兩年的氣窯燒制中,由于不懂鈞瓷燒制技藝,將近十年的積蓄全部花光,為了繼續(xù)生產,不得不邊燒窯,邊從事煤炭運銷。為了心中的夢想,2008年建造柴窯一座,開始了柴窯燒制鈞瓷。由于木柴的質量差異大,燃燒時火焰長度不一樣,窯溫很難控制。還有何時蓋天眼、如何控制風閘等等這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問題。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放棄,一次次的改進,付出巨大的代價,經(jīng)過幾十窯的失敗,終于在2009年12月成功燒制出第一窯,將近百十件作品,成品只有幾件。隨著技術、原料、燒制方法的不斷改進,柴燒鈞瓷已漸漸步入正規(guī),成品率逐漸上升。
盡管柴燒鈞瓷的燒制難度大、成品率低,但鈞寶坊堅持走柴燒鈞瓷的道路,因為柴燒鈞瓷不僅僅是一種傳統(tǒng)技藝,而且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文化背景的技藝,它承載著民族的印記、禹州鈞瓷人的智慧。
傳統(tǒng)技藝和文化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始終充滿神秘色彩,它們就像一扇扇通往人類歷史的大門,召喚著我們去探索。而且,它們真正的價值并不僅限于經(jīng)濟層面,對現(xiàn)實與未來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柴燒鈞瓷在民族文化之根的基礎上,實現(xiàn)現(xiàn)代感的變異,經(jīng)過了一段漫長而曲折的旅程來嘗試探索柴燒鈞瓷“有根的現(xiàn)代”。
隨著工業(yè)化進程不斷加快,一些傳統(tǒng)技藝的生存和發(fā)展遭遇了嚴峻的挑戰(zhàn)。柴燒鈞瓷是活的陶瓷藝術,只有在生產實踐中才能發(fā)現(xiàn)其特征,只有融入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才能獲得持久的生機和活力。柴燒鈞瓷靠的是禹州鈞瓷人聰明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它的背后是代代相傳的精湛技藝,是歷經(jīng)歲月滄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有著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也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這正是柴燒鈞瓷的價值和魅力所在。
隨著文化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的不斷完善,相信柴燒鈞瓷這朵奇葩一定會釋放出更為持久的光彩。
作者:孫新要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今日禹州(201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