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無疑是近年來在收藏市場升值較快的品種之一。自從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拍出億元天價之后,各個時期的瓷器價格就出現飆升。
在瓷器收藏中,最大的風險就是花了錢買到的卻是贗品。而瓷片卻可以讓人以較少的代價與古瓷器零距離接觸,從而方便人們認識和研究古瓷的各種特征,以提高“眼力”。
古瓷片,是指中國古代瓷器流傳至今的一部分殘片。好的古瓷片應該具備口沿和完整的底部,可以此為依據復原。特別好的古瓷片依然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從目前的收藏市場來看,從瓷片類別上進行收集,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關注瓷片的釉色,專收集一些高古名釉瓷片,如唐越窯、宋汝、官、鈞、定窯瓷片以及龍泉、耀州窯瓷片等。
第二類是收藏以明、清民間青花繪畫瓷片為主。由于這些瓷片價格較低,特別是在江、浙的山區,隨便一挖就能看到不少瓷片,因此這個群體是越來越大。
第三類則是專門收藏元、明、清景德鎮御窯瓷片。上至元青花、永宣青花、成化斗彩,下至清代官窯殘片,尤其重視有官窯底款的瓷片收藏。由于現在官窯整器的價格比較高,因此即使是殘片,價格也不便宜。
按照瓷片的圖案進行收藏,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古陶瓷上的紋飾或圖案,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等方面,都強烈地反映著當時人們的審美觀,都有那個時代的鮮明特色和風格。以瓷器裝飾常用的龍紋為例,各個時代不盡相同:有的叱咤風云,有的細軟疲沓,有的威武雄壯,有的老態龍鐘。這些除了是瓷器鑒定的參考因素外,也是當時的歷史時尚、民族信仰、民間風俗以及美學、美術方面的珍貴資料。因此,收藏有完整紋飾或圖案的瓷片,價值相對較高。
在收藏瓷片的時候,要牢記“貴精不貴多”。擁有太多的普通瓷片無異于垃圾,是沒有什么作用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許多唯利是圖者制作偽瓷片出售,利用人們“破瓷片還會有假嗎”的心理,使許多警惕性不高的收藏者上當受騙。同時,不要過高期待古瓷片升值。
一般來說,古瓷片除了一些特別稀有的品種外,其他的沒有升值空間。(中郵)【原標題:瓷片收藏在精而不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