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滎陽訊 今日,首屆中國象棋文化節將在象棋的策源地———滎陽拉開帷幕,將有萬余人集中在滎陽體育場一決高下,再現楚漢戰爭時兩軍對壘的盛況,中央電視“想挑戰嗎?”欄目將利用航拍錄制。而作為“前哨戰”———“楚河漢界杯”2005河南象棋錦標賽,已于昨日開盤。
120人象棋故里爭雄
昨日8時30分,為期4天的“楚河漢界杯”2005河南象棋錦標賽首先開戰,來自全省各地市的120名象棋精英展開了首輪的較量,讓象棋文化節提前升溫。
鏡頭一:6歲女將擺譜接招
在3號臺,6歲女孩李若愚站起來僅比桌子高一點,卻和一個10歲的女孩對弈,吸引了參賽者及媒體的聚焦。只見她時而托腮,時而皺眉,每一步棋在認真的思量后,都是干脆利落地落子,雖然棋藝還顯稚嫩,但棋風不輸高手。旁邊的老棋手們也為小姑娘的“風范”所驚異:“下棋時思考靜若處子,行走動若脫兔。小小年紀有這種素質真不簡單!”
據了解,若愚3歲的時候就跟著棋迷姑媽學習下棋,“每當有棋局,她都賴在跟前不走。”李若愚的父親李志強自豪地說,“別看年紀小,今年10月她剛剛獲得了駐馬店象棋比賽少兒組的冠軍。”
最后,李若愚因為幾個小失誤,遺憾地輸掉了比賽,小若愚懊惱地說:“早就應該防著她的雙馬將了!”
鏡頭二:老少棋迷擺譜對決
坐在48臺的兩位對手更是奪人眼球。一個是頭發花白的陳健先生,一個是十來歲的少年吳仲謀。兩人的對決“劍拔弩張”,陳健老而沉穩,防守為主,吳仲謀進攻犀利。關鍵時刻,吳仲謀的車、馬、炮三員大將直逼對方老將,而陳健左防右守,沉著應戰,最后還是老陳抓住時機防守反擊成功,將小將逼下馬來。
棋局一結束,一老一少跑到屋外
開始“口頭切磋”棋藝,陳健不時感嘆“后生可畏”:“他的棋風很有攻擊性,一度讓我都難于防守!”
各路英豪大有來頭
據悉,本次比賽按照1999年國家最新審定的象棋規則執行。男子采用九輪積分循環制,錄取前八名;女子采用大循環,錄取前六名。
參加比賽的選手均來自河南各棋協、棋院等。男選手112名,女選手8名,年齡最大的63歲,最小的6歲,其中有多次代表我省參加全國比賽的棋協大師李林、顏成龍、姚紅新等,還有往屆省錦標賽冠軍李忠雨、高鄭生等。同時,今年小選手明顯增多,僅10歲以下的選手就有4名,女小選手年齡和水平更讓人刮目相看。
據本次錦標賽秘書長畢勇剛介紹,“楚河漢界杯”2005河南省象棋錦標賽是歷年來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大賽。作為象棋策源地的滎陽市組織了16名選手參加此次錦標賽。
央視航拍萬人“楚漢之爭”
與象棋錦標賽現場競爭激烈的氣氛相比,場外則融洽了許多。滎陽的大街小巷里掛滿了喜慶的條幅。“這能提升城市品位,帶動經濟發展哩。”商戶王桑興先生說,象棋是中國人所熟知的,利用存在于象棋中的楚河漢界———鴻溝,打好文化品牌,發展經濟,任何商戶都獲益匪淺。
昨日,在首屆中國象棋文化節主場地———滎陽體育場,央視3套“想挑戰嗎?”欄目正在進行彩排,萬余人身披黑、紅衣服,頭戴相應顏色的帽子,組合成了一個長約100米、寬約65米的棋盤,“楚河漢界”位于中間,在不斷變化中,演繹著“楚漢之爭”。而攝影師乘坐直升飛機,記錄著每個變化。觀看彩排的市民不斷贊嘆現場的宏偉,而拍攝完畢下了飛機的攝影師激動地說:“真是震撼人心。”據了解,今日的開幕式將有田震、江濤、張也、張燕等明星前來助陣。
■活動預告
另外,10日至12日,象棋文化研究專家、專業棋手及業余愛好者,將在京城路龍吟堂大酒店,對象棋文化起源、流行及發展趨勢等進行研討;在滎陽體育場規模宏大的楚河漢界景區規劃將以圖片的形式進行展出;12日,閉幕式和中國象棋車輪戰表演將在滎陽市新建成的象棋文化廣場舉行。(原標題:首屆中國象棋文化節今日開幕 將再現楚漢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