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曹靖華故居至今還是個大雜院

2013/7/30 18:26:52 點擊數: 【字體:

    核心提示

  在盧氏,如果你提起“曹靖華”三個字,當地人一定會一臉自豪地說:“那可是咱盧氏的大名人!”

  作為享有盛譽的作家、翻譯家、教育家,曹靖華是“五四”以來我國譯介蘇聯革命文學的先驅者。但是,這位大師的故居,如今卻處在自生自滅的尷尬境地。

  多年來,眾多社會文化人士一直在呼吁保護修繕曹靖華故居。但是,著名的曹靖華故居至今不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院子破落,沒有維修資金和專門管理人員。

  □記者 房琳 文圖

  [現狀]

  “曹家大院”自生自滅

  曹靖華故居位于盧氏縣五里川鎮河南村路溝口。5月29日,在一大片灰瓦土墻房屋的村落中,當地文化人士付先生帶記者輾轉找到了曹靖華故居。

  如果不是門框旁的那塊銅牌子,很難看出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曹靖華出生之地。

  牌子上寫著“曹靖華故居”五個字。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的銅牌子,和這個墻皮脫落的土坯房,顯得極不協調。

  記者看到,故居建筑為農村土木結構庭院。有兩道門,14間房屋,包括中房四間,東西廂房各三間,二門外有東西耳房各兩間。除了中房住著曹靖華的后人外,曹院的其他房屋均已成為村民的住宅。院落的一道門早已不存,二道門也是磚缺木朽,岌岌可危。

  掛銅牌的為中房。曹靖華的侄子曹長齡一家至今住在里面。

  推開曹家的正屋大門,可見鐵耙、梯子、木板、蛇皮袋等雜物。房屋中央,一個陳舊的木柜上落滿灰塵。

  曹長齡今年61歲,患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不能負重,無法操持繁重農活,他的孩子在高中復讀,家境貧寒。

  [疑問]

  “私人財產”成保護障礙?

  “房子太老了。”曹長齡說,“我們全家的低保加上養老金,一個月也就200多塊錢,吃飯都顧不住,哪有能力維修。”

  面對曹靖華故居自生自滅的狀況,當地許多文化人士和外地的游客通過多種渠道呼吁給予保護和維修。

  盧氏縣文化局文保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曹靖華故居之所以未能得到有效保護,一方面是由于條件不夠,故居尚未列入文物保護范圍,沒有專項維護資金和管理人員。同時,故居屬于私有財產,根據現有法規,其維護管理沒有政策法規支持,保護面臨許多實際困難。

  “關鍵是重視不夠。”三門峽市一位資深文物保護干部說,以曹靖華的歷史地位和名氣,其故居作為文保單位,“條件綽綽有余”,而且其故居主體和曹先生照片、著作等物品都在。至于“故居屬于私有財產”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對曹長齡一家異地安置的方法解決。

  對于異地安置的方案,曹長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同意:“當然愿意保護,自己家的老人,那有啥說的。”

  這幾年,當地人一直呼吁在故居兩側修建“曹靖華先生紀念館”,以供后人瞻仰參觀,同時還能有效保護故居。

  不過,盧氏縣文化局文保委工作人員表示,對曹靖華故居的保護“涉及多個部門,難度很大”。

  “曹靖華是盧氏一張珍貴的文化名片,能極大地提升盧氏的名氣,是造福當地的大好事,希望紀念館早日建起來。”當地文化人士付先生說。【原標題:曹靖華故居至今還是個大雜院】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2011年05月31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