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傳奇“村官”許福卿(3)

2013/10/29 16:49:35 點擊數: 【字體:

監督。廠長就任后,除了廠里的重大決策和大型資產的購置外,村兩委會給他們充分放權,人事權、財務權、經營權統統交給廠長,讓他們盡量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時,村里支持廠長以廠建廠,采取滾動式發展企業,使小廠變大,使大廠變活,使“丑小鴨”變成“白天鵝”。20多年來,樓村的骨干企業大都沿著“起步——壯大——騰飛”的軌道向前推進:由木器廠發展成為氫氧化鋁粉料廠,再由氫氧化鋁粉料廠發展成為生產具有高科技產品的陶瓷材料廠;由萱麻廠發展成為潔具廠,再由潔具廠發展成為生產高科技產品的巨晶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樓村干部的“官”越大,工資越低,村兩委會成員的工資低于廠長的工資,在樓村工資倒掛的做法一直延續至今。在樓村,村兩委會從來不給廠里下產值、利潤指標,但誰都不甘落后,到年底卻爭著向集體交錢,誰都怕交的少了。2005年村財政讓巨晶公司交350萬元,該廠非上交400萬元。

他言傳身教和嚴格要求,帶出了一支廉潔奉公、謙虛謹慎、淡泊名利的干部隊伍。樓村的干部從來互不請客,更不允許群眾宴請干部。他們沒有進過一次歌舞廳,沒有洗過一次桑那浴。有利于群眾的事,不講任何價錢;不利于群眾的事,說什么都不能干。一次,村里學校組織教師到外地旅游,特意邀請了分管學校工作的村干部一同前去。許福卿發現后,主動找到那位干部談心:“如果干部都從自己分管的工作中得好處,那我們還怎么去贏得群眾的信任?”一席入情入理的話,使那名干部面露愧色,主動退還了旅游費用。集體企業擁有小轎車幾十部,兩委會成員的公務用車只有一輛用了多年的面包車,幾個廠的廠長過意不去,合起來給村里買了一輛小轎車,許福卿說:“干部每天都在村里辦公,常年放個車,還得養司機,純屬浪費,如果村里因公需要用車,臨時向廠里要就行了,把車還放在企業里,這樣村里可以用,企業也可以用。”樓村幾十年來,只有公務用車,村干部包括書記、村委會主任都沒有專車。在許福卿的帶頭下,每個干部都自備一輛自行車。許福卿的自行車一騎就是24年。她兒媳婦覺得公公年齡大了,老自行車又舊又笨,就自作主張給他買了一輛輕便車讓他換下。

他要求干部隊伍嚴,要求自己和家人更嚴,在一般人眼里似乎有點苛刻,甚至不近人情。1985年,他父親在縣醫院住院,有一名生產隊隊長出于對老人的敬重,買了一些糕點、罐頭之類的禮品專程去看望。許福卿得知后,主動把這些禮品退回,并在群眾大會上作了檢討,痛恨自己脫離了群眾。他說:“要是一般群眾生病,隊長會提著禮品去看望嗎?我能和大家一樣,心里才安穩。這位干部的情,我和我們全家領了,但禮品絕對不能收。你一個生產隊的禮品我收了,那么其他生產隊的干部是什么看法,他們去不去?我干脆將禮品退回。以后咱樓村人有事,誰也不準送禮,更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向我家送禮。如果送禮這個人情風的口子一開,就像咱村外的大堤決了口,再想堵住就十分困難。我當干部只有為群眾辦事的義務,而永遠沒有接受大家禮品的權利。”

許福卿嚴格要求家人的軼事一直在樓村廣泛傳誦:他父親為集體看果園,一次撿回幾枚落地杏,許福卿發現后,主動交給集體5角錢;他家的水桶壞了,到村辦工廠只需半米左右一段鋼筋,他按規定付錢8角;他兒子娶媳婦,用了村里一輛汽車,他按規定隨即交給村車隊車費;他家修房子從村辦工廠買回10噸水泥,他兒媳婦去結賬時,廠長按優惠價少收了200元,許福卿問明情況,立即讓她將200元錢如數補齊……

如今樓村對村干部的使用、管理,都嚴格按照《公務員管理條理》的規定,這點被人們形容為“不是脫產,勝似脫產”。樓村的村干部上班從來不點名,卻無人遲到、曠工。村干部從1985年起就是全日工作制,從早上7時30分到晚上10時,而沒有節假日和星期天。許福卿除每天三頓飯時間外,都在工作崗位上,多數時間都是住在辦公室,幾十年如一日。許福卿說這樣做能夠找到以村為家的真實感覺,也有利于應對突發事件。

1992年夏季,一場暴雨襲擊了樓村。村西口的涵洞突然被堵塞。這時,大喇叭中傳出許福卿那宏亮的嗓音:“全體村干部馬上到村西口集合,及時組織搶險!”7名村干部立即飛奔到村西口。許福卿把手一揮,堅定地說:“快,跟我上!”大家手持鐵锨,紛紛跳入水中,迅速挖出雜物和泥土,疏通了排水管道,將險情排除。這時,中州鋁廠一名干部正好路過,他見到這種情景,驚異地說:“你們村的干部,還干這事?”

2000年年初,許福卿和村干部在電灌站組織抗旱澆地時,村委會主任張洪飛和許福卿一樣,連續在工地工作了幾天幾夜,餐風宿露,踏冰臥雪,以致誘發了心臟病。他以手按胸,仍堅守崗位。面對緊急情況,許福卿決定盡快派人將他送往北京治療。臨行時,許福卿再三囑咐:一定要請最好的專家,以最好的方案,確保手術萬無一失。張洪飛做手術的第二天,已年過6旬的許福卿和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千里迢迢、風塵仆仆專程趕赴北京。他深情地望著攜手奮戰多年如今被累倒在病床上的戰友,兩行老淚奪眶而出。兩雙為使樓村群眾走向共同富裕而力挽狂瀾的手緊緊地攥在一起,兩顆為改變樓村面貌而操碎了的心緊緊地貼在一起。他沒有太多的語言,只有頻頻祝福洪飛迅速康復,早日返鄉。

群眾的眼光犀利得就像X光鏡,穿透力極強,能看清人的五臟六腑;群眾的心公正得就像天平,能稱得出每個干部為民辦事的分量。

樓村群眾對干部的信任是有根據的:1997年,獲嘉縣地稅局到樓村氫鋁粉料廠查賬,發現廠里連應該提取的款都沒有提夠。不僅如此,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外單位送給業務人員的6筆回扣款,3.3萬元也清清楚楚地記在賬面上,變成了集體的收入。

群眾對干部這樣放心也是有原因的:2003年,縣審計事務所到樓村審計賬目。審計人員將賬本打開,敞開大門,幾天時間沒有一個干部、沒有一個村民來反映問題。審計人員有點納悶:我們在其他單位審計時,干部來找,群眾也來找;干部來找是為了“捂”,群眾來找是為了“揭”?稍跇谴宀榱藥滋,不僅沒有發現一分錢的違紀支出,反而查出了一些“蹊蹺賬”:招待客人用過的舊瓶子,辦公剩下的廢紙和廢紙箱,甚至連村里歡度元宵節放煙火時的廢紙筒也被收起來當廢品賣成錢作為集體的現金收入記賬。

村兩委會規定,書記最高金額的審批權限只有500元。超過500元,要由兩委會全體人員集體研究決定。村里還專門成立了購物小組。要購買物品,先由購物小組派人到市場進行專項調查,貨比3家,哪家的貨物質量最高,價格最低,然后再決定買哪家的。

有一名南方人,原來在外縣辦了一個村辦企業,因四周環境惡劣,無法經營,后經人介紹,只好將企業移到樓村。許福卿為這家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企業辦得紅紅火火。為了表示對許福卿的感謝,到了春節,他提著現金,走進許福卿家,邊說邊拉開提兜,沒等他把錢拿出來,許福卿上前一把按住提兜,把他送出家門。后來,這個人實在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新鄉網 2007-05-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