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正和: 中國杰出青年農民
2013/12/2 9:56:4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萬正和,男,漢族,1963年生。省政協委員,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河南正和工藝品集團董事長。
15歲那年,因貧困,萬正和被迫輟學,跟著父親在村里的副業廠學柳編。他沒日沒夜的編織,只是想多賺些錢,接濟家里。漸漸地,他覺得這九折不屈的柳條,弄好了,興許能變成富鄉富民的金條條。他苦心鉆研編制技術,努力提高編制水平,憑著心靈手巧,很快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編織能手。
后來他被介紹到安徽一家柳編廠做技術員,在這里他接觸到了外商,開闊了視野,嘗到了奮斗成果的甜蜜。正當他準備在外面大干一場的時候,老家的一個老領導專程來找他,告訴他由于無人指導,家鄉的柳條常被當作柴草燒飯用,希望他能回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為了能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萬正和決定回鄉創業,這年春天,他謝絕了廠方的優厚待遇,回到家鄉創辦三河尖鄉第一柳編廠。建廠伊始,困難重重。沒有資金,他四處籌措;沒有廠房,就把自家的幾間茅草屋當廠房;沒有工人,父母兄弟一齊上。正所謂,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正是這樣一個在艱難困苦中誕生的小廠,在這年的廣交會上卻旗開得勝。由于設計獨到,立即獲得大批訂單。從此,他所從事的柳編事業一年一個新臺階,年成交量一直占據河南省工藝柳編出口量的60%以上。經過幾年的拼搏和努力,到90年代初,不僅實現了當初擺脫貧困、過上富裕生活追求,而且帶動了三河尖及沿淮鄉鎮2萬多群眾,依靠柳編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為了把柳編事業做大做強,帶領更多的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從1992年起,他先后赴西歐、美國考察了柳編市場,看到了柳編制品的巨大發展空間,因而更加堅定了進軍國際大市場的決心和信心。1993年,經過多方不懈努力,終于把家鄉的柳編帶到了深圳特區;與港商聯合創辦了中港合資的深圳和昌達編織工藝有限公司,開始占據中國對外貿易的前沿陣地,擁有了自已的貿易自主出口權。1995年,又把目光投向了世界最大的柳編銷售終端--美國。并于2000年6月在美國亞特蘭大成立了美國亞洲工藝有限公司,實現在異國他鄉自已設計、編織和銷售一條龍服務。截止目前,企業規模已擴大到河南、安徽、海南、山東、福建等省5個分廠和深圳、美國多個分公司。柳編品種從單一的柳編制品發展到柳編家俱家居用品,200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西歐、北美、日本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為國家創匯6000多萬美元,實現社會效益4億多元,先后帶動全國30多個鄉鎮,10多萬農民通過柳編脫貧致富奔小康。
十幾年的艱辛創業路,萬正和憑著自已的勤奮、誠信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國際大舞臺。10多年來,在事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他致富不忘家鄉,先后累計拿出100多萬元,支援家鄉教育、扶貧等社會事業發展。先后榮獲第四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農民”、“河南省勞動模范”、全國“星火計劃”標兵等榮譽稱號。【原標題:萬正和: 中國杰出青年農民】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共青團網 200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