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品牌影響力,與木薯淀粉制作的粉條相比價位過高
核心提示
提起禹州,有兩種知名特產眾人皆知:一是鈞瓷,一是粉條。然而,多年來,禹州純紅薯粉條一直陷入尷尬的境地。受假冒偽劣困擾,產量逐年下降,市場魚龍混雜。作為河南的一個知名特產,為何淪落到這個地步?
【逛市場】
粉條價格差別大
在鄭州不少小區門口和農貿市場,銷售禹州粉條的店鋪,簡直和重慶鮮面條店有一拼。在各大商超賣場,粉條照樣也是不可或缺。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粉條的價格卻相差甚遠。
在鄭州市管城區北下街的一個小型農貿市場,記者向一家打著“禹州粉條”招牌的商店的店員咨詢價格,“四元一斤,要得多了還可以再便宜點兒。”記者采訪的另幾家農貿市場內,“禹州粉條”的價格也多在每斤四元左右。個別推車叫賣的,每斤只要三元出頭。“你這兒確保是禹州粉條嗎?”對方說剛從禹州拉過來的,而且是紅薯粉條。
相比之下,便利店和大型賣場的粉條價格則要高出很多。400克的小袋包裝,通常五六元一包,這些粉條有禹州生產的,也有周口、商丘的廠家,還有河北、山東等外省企業。產品外包裝上,大多標稱“紅薯粉條”。
在黃河路一家特產店,一家知名企業的粉條,500克一袋標價7.6元,上面“純紅薯粉條”的字眼非常醒目;在農業路和經三路一家品牌特產店,200克一包的粉條賣到6元多。店員表示:“我們賣的是禹州純手工紅薯粉條,所以比較貴。”
【算細賬】
低于8元的基本不靠譜
粉條的價格居然相差好幾倍,到底哪種才是正宗的禹州純紅薯粉條?面對困惑,禹州古城鎮一位從事粉條生產30多年的人士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現在紅薯粉芡一斤要5元左右,一斤粉芡最多出一斤粉條,有時候只能出九兩多一點兒。”這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說,如果再加上水、電、人工、設備損耗等成本,生產一斤純紅薯粉條,成本很難低于8塊錢。從這個角度推測,目前市場上每斤低于8元的純紅薯粉條,基本都不靠譜。
“我自己也有一個粉條加工廠,規模和村里其他人差不多,生產的粉條有人來收購,出廠價每斤不到2.5元。”據其透露,降低成本的主要方法是用木薯淀粉、玉米淀粉代替紅薯淀粉。而木薯淀粉的價格是每斤1元多。
“我們也想用純紅薯粉條,但是沒有品牌,賣不上價錢,加上難清洗,加工的粉條容易發磣,就索性從眾生產普通粉條。”知情者說,其實用食用級的木薯淀粉做粉條,口感和純紅薯粉條差不多。就怕有個別人使用工業用的木薯淀粉,然后加入明膠,還有提色的色素,這種粉條就不能吃了。
【找出路】
真正的純紅薯粉條仍有市場
采訪中,記者聽到一個關于禹州粉條的真實故事。
一個禹州人常年在新疆石河子做生意,本以為家鄉的純紅薯粉條名氣大,口感好,就從老家進了1000斤。結果賣了三年也沒賣完,遠遠沒有進的普通粉條賣得快。這讓他很受傷,以后再也不敢進好粉條了。
名聲在外的禹州粉條,劣幣何以驅逐良幣?業內人士認為,缺乏標準、缺少品牌,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記者調查發現,盡管市場上魚龍混雜,但仍有不少企業在堅持推廣純紅薯粉條,盛田農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該公司總經理李委俠說:“我們在禹州有幾萬畝的紅薯合作社基地,始終堅持用老式工藝生產純紅薯粉條,雖然價格比別的產品高出不少,但是還是有不少回頭客。”據了解,一些高檔酒店用了盛田的粉條后,也要求長期供應。
禹州當地居民也透露,其實大家都知道純紅薯粉條好吃,有些人堅持下來,盡管沒有品牌,但是附近的人都知道,給親朋送禮爭相搶購,逢年過節供不應求。
“很多人不會辨別純紅薯粉條的真假,這也是粉條市場混亂的原因。”李委俠說,通常情況下,真正的紅薯粉條經得起泡,耐得住放,不容易變形。而木薯粉條放上半天,就全部粘在一起了。“最簡單有效的識別方法是用火燒,純紅薯粉條燃燒較快而且均勻,灰燼用手一搓就沒有了。木薯淀粉加明膠的粉條,燃燒以后則會留下一些固體顆粒。”( 記者 魏國劍)(原標題:禹州純紅薯粉條為啥“純”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