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隗牛肉飄香百年
2014/4/25 14:31:2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臘月里,新出鍋的大隗牛肉,夾在熱氣騰騰的燒餅里,吃上一口,肉香面香沁人心脾。這場景藏在無數新密人關于新年的記憶里,滋潤著人們的味蕾,傳遞著濃濃的鄉情,歷久彌新,揮之不去……
這幾日,新密市大隗鎮振北回民村來了不少購買牛肉做年貨的顧客,五香的,醬味的,袋裝的,箱裝的。春節前到大隗買牛肉當年貨,這樣的傳統已有一百多年。
馬建偉是大隗鎮振北回民村馬家牛肉的第四代傳人。“我家老太爺就開始做牛肉,那時候還是清朝,后來爺爺馬玉順時期,馬家牛肉已經在密縣很出名。”馬建偉如今已是新密市馬永信清真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2006年,馬家在大隗鎮五里堡工業園區建起新密首家現代化牛肉制作公司,其主打產品五香牛肉色鮮、味美、筋爛、肉面,氣息芳香,他家的五香牛肉制作配方是祖上傳下來的,傳男不傳女,受傳者務必德才兼備,不僅要具備支撐門戶的能力,而且要有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的作為。
大隗鎮是古代多個諸侯國的都城,早在明朝時期,這里就是全國聞名的造紙基地,南來北往的客商眾多,而回族自古就有烹制牛肉的傳統,勤勞智慧的回族群眾開始烹制美味的牛肉賣給外地客商,逐步傳承了大隗牛肉的品牌。
馬建偉兒時就跟隨家人到附近集市上選牛,請阿訇宰殺后,自己動刀解牛。“這可是個技術活兒,需要多年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現在產量大了,每年數百噸的用量,宰殺工序由新疆伊犁地區的屠宰場來完成。”為了保證牛肉的品質,馬建偉選擇新疆的散養牛做原料,制作過程嚴格遵循祖上傳下的工藝。“傳了幾代人的東西,自有它的道理,一絲一毫不能改變。”
在馬家牛肉的制作車間,七八個大鍋冒著熱氣,空氣中彌漫著牛肉的香味。馬建偉說:“一口鍋可以煮500斤肉,每年春節前銷售旺季,24小時不;。”2007年被省商務廳評為河南中華老字號,2013年被河南省工商總局評為河南省著名商標。
據1992年出版的《密縣覽勝》記載:清道光年間,祖居滎陽的回民遷移到密縣大隗鎮北面的北溝村(現稱振北回民村)經營牛羊肉和毛皮業,該村有回民986口人,200多戶。他們制作的五香牛肉,以肉香純厚、肉色鮮亮而出名。
改革開放后,黨的富民政策使振北村大部分回民都從事牛肉加工經營,牛肉加工逐步成為振北村群眾發家致富的優勢產業。進入21世紀以來,牛肉加工經營的檔次和水平不斷提高,注冊了商標,由制作散裝牛肉發展為制作真空包裝牛肉,由家庭作坊式發展為現代化、標準化、工廠化生產,有規模牛肉加工戶約20戶,其中馬永信牌牛肉規模最大。
臨別前,馬建偉告訴記者,他正在著手將自家的牛肉制作工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品嘗到新密的傳統美食,品嘗這延續了百年的美味。(原標題:大隗牛肉飄香百年)作者:張 立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鄭州日報(201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