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蒸餃,是河南餡食名品,各地多有經(jīng)營,鄭州蔡記最為知名。蒸餃之皮主要為燙面制成,豬后腿肉制餡,包成后形似水餃,旺火蒸制,少時即熟。成品皮薄軟筋、餡嫩鮮香、灌湯流油、味美可口。
2、開封灌湯包子,又稱開封灌湯小籠包子,宋 代便有經(jīng)營。此包皮薄、餡大、湯滿,餡嫩味醇。有“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之說。從1922年以后,黃繼善經(jīng)營的開封第一樓成為灌湯小籠包子名店,近二十年來更是享譽四方,是開封餐飲的城市名片。
3、雙麻火燒,是汴京(開封)胡餅店名品,在開封延續(xù)經(jīng)營至今。此餅油面為皮面,酥面為里,合二為一,搟片包圓制餅,兩面刷水沾芝麻,先用鏊子焙,再入爐膛烤,成品微黃、酥焦、五香味濃。
4、雞蛋灌餅,熱水和面,搟片刷油成形,上鏊烙制,似乎很簡單,但就在這餅將熟之時,把油餅開口灌入雞蛋是個關鍵,要求雞蛋灌得勻、灌得滿,成熟后外焦里暄,鮮香利口,開封王饃頭老店最為拿手。
5、韭頭菜盒,所謂菜盒,是用兩張薄餅,包入時鮮韭頭為主料的素餡在平底鍋上炕制而成的。成品白餅黃花,這黃花是炕制時面皮泛起的氣泡破碎而成。火候掌握的好,花勻微黃,入口軟筋,透著韭頭特有的清香。
6、燙面角,燙面角和蒸餃相似 ,皆是用燙面制皮,但用水量不同,燙面的熟度不同、口感不同,燙面角水量大,面皮質(zhì)軟,食來自是一番風味。洛陽新安縣豬肉白菜餡的燙面角最為知名。
7、酸漿面條,是把磨好的綠豆粉漿發(fā)酵至酸時加水、見開、下面至熟,再撈出面條,用適量面粉加入粉漿令其濃厚,混合面條即成。此面用花椒油、辣椒油調(diào)味、以芹菜、菠菜等為配,口感酸辣,粉漿風味獨特,以洛陽漿面條的名聲最大。
8、開花饃,可以追溯到晉代,當時便有“坼作十字”形的蒸餅市售。今之開花饃是在面團充分發(fā)酵后加入適量白糖,餳到一定程度后下劑、成形、蒸制。成熟后,饃頂均勻綻放如花朵,故稱開花饃,口感暄甜。
9、水煎包,河南餡食分類很細,如水煎包和鍋貼,基本操作程序大同,都是將面皮包餡,下入平底鍋,加水或稀面漿大火煎制,但鍋貼要二次下漿,成熟后成片相連,水煎包是將熟時淋入小磨油,翻身再煎便成。最大差別是用面,水煎包是發(fā)酵面,鍋貼是水調(diào)面,水煎包皮更暄軟。信陽的水煎包和開封的鍋貼都很有名。
10、蘿卜絲餅,用一定量的豬油和制酥面和皮面,包入以蘿卜絲為主料的餡心,上下鏊煎、烤而成,此餅酥香可口,餡心透出濃厚的蘿卜清香味,是河南筵席上的常備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