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加大棗,勝似靈芝草。”大棗是天然的“維生素丸”,且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以及鐵等礦物質,可以增強體質。正所謂:“早吃棗,早健康”。紅棗既是美食,同時又物美價廉,下面介紹一些關于棗健康知識。
★吃棗小貼士
鮮棗食用時最好不要用水煮,因為溫度超過80℃,棗中所含豐富的維生素C就會被破壞。用清水洗凈后,生吃是最有營養的。
大棗入藥煎服時,一定要將大棗破開。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一般不宜丟棄,但需充分咀嚼。
大棗不宜和黃瓜或蘿卜一起食用。蘿卜含有抗壞血酸酶,黃瓜含有維生素分解酶,兩種成分都可破壞大棗中的維生素。
大棗不宜和動物肝臟同時食用。動物的肝臟富含銅、鐵等元素,銅、鐵離子極易使大棗中所含的維生素氧化而失去功效。
★慢吐核的好處
通常,人們在吃過棗肉后,會馬上把棗核吐出來。其實,把棗核多在嘴里含一會兒可以充分利用棗核的“生津”功能,用以緩解口干。中醫認為,津液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補益性,經咽下進入人體后,內能滋養臟腑組織,外能滋養肌膚。
吞津咽液是歷代養生家非常推崇的方法,堅持練習,可以緩解口干口渴、皮膚干燥、便秘等癥狀。(原標題:健康吃棗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