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進入“四九”,天氣更加嚴寒。一盞黃酒在手,三五好友小酌,暖身暖心,實為樂事。
那么,地道的懷慶府黃酒是如何誕生的?它對人體健康有哪些益處呢?
日前,筆者走訪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單位聚珍酒廠,一探懷幫黃酒的奧妙。
黃酒的原料是什么?
粳米、糯米、小麥。懷幫黃酒,還加入了四大懷藥——懷地黃、懷牛膝、懷山藥、懷菊花。
黃酒是怎樣釀制的?
最初,懷幫黃酒是用來泡制懷藥的。后來,其飲用價值被人們重視,逐漸推廣起來。
一年中,只有半年時間可以釀酒。農歷七月份制作酒藥,九月份制作麥曲,十月份制作酒母,最后采用攤飯法工藝釀造。
浸米 走進廠房,兩個2層樓高的鋁罐映入眼簾。這就是“浸米罐”,每個足有40噸的儲量。爬上顫顫巍巍的軟梯,看見罐里微微泛黃的浸米水,散發出清冽的酒香。糯米在罐底沉睡。這樣處理可以加速糯米的軟化,節省制作時間。
蒸米 泡軟的米沿著竹筒,順著水流流入室內。在這里,米用竹篩接住,層層鋪在飯甑里。用水蒸氣加熱蒸熟。
攤冷 這道工序從“大雪”節氣開始,“立春”之前結束。將冷卻到一定溫度的熟米飯與麥曲、酒母、涼開水按比例落缸發酵。
開耙 發酵期間的攪拌冷卻,俗稱“開耙”,其作用是調節發酵醪的溫度,補充新鮮空氣,以利于酵母生長繁殖。它是整個釀酒工藝中較難控制的一項關鍵性技術,一般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把關。
壓榨 又稱“過濾”,因生酒液中含有一定的懸浮物,較為混沌。通過壓榨,使醪液中酒與固體糟粕予以分離,這樣黃酒就澄清透亮了。
煎酒 這是黃酒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采用蒸汽加熱方法,殺滅酒中所含微生物和酶活力,以防酒液酸敗變質。
貯藏 成品黃酒經煎酒后灌入陶質酒壇。灌壇前,須先將陶壇洗凈瀝干,外刷石灰水以利殺菌,壇口覆荷葉,上糊泥頭。“泥頭”選用沁河灘特有的軟性粘土,荷葉則來自天鵝湖的荷塘。
懷幫黃酒釀造工藝,是縣后街丁氏家族傳承和發展的民間手工絕技。歷史上,曾給懷川大地帶來了經濟繁榮和廣闊商機。懷幫黃酒傳人擔當起了“恢復懷幫黃酒傳統工藝,打造中原第一黃酒品牌”的重任,以家傳秘技全身心地投入到傳承與創新之中。相信懷幫黃酒這一古老的傳統工藝,在新的歷史機遇下,將香飄萬家,譽滿中原!
飲黃酒的7大健康理由:
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有“液體蛋糕”之稱。其營養價值超過了有“液體面包”之稱的啤酒和營養豐富的葡萄酒。
1.含有豐富氨基酸:黃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還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這8種氨基酸,在黃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數倍。
2.易于消化:黃酒含有許多易被人體消化的營養物質,如:糊精.麥芽糖、葡萄糖、脂類.甘油、高級醇、維生素及有機酸等。這些成分經貯存,最終使黃酒成為營養價值極高的低酒精度飲品。
3.舒筋活血:黃酒氣味苦、甘、辛。冬天溫飲黃酒,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預防感冒。適量常飲有助于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并可補血養顏。
4.美容抗衰老:黃酒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維生素B1、B2、尼克酸、維生素E都很豐富,長期飲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5.促進食欲:鋅是能量代謝及蛋白質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鋅時,食欲、味覺都會減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黃酒中鋅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懷幫黃酒含鋅0.85毫克。所以飲用黃酒有促進食欲的作用。
6.保護心臟:黃酒內含多種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鎂量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紅葡萄酒高5倍;懷幫黃酒及加飯酒中每100毫升含硒量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約20倍,比紅葡萄酒高約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壓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適量飲用黃酒,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7.理想的藥引子:相比于白酒、啤酒,黃酒酒精度適中,是較為理想的藥引子。而白酒雖對中藥溶解效果較好,但飲用時刺激較大,不善飲酒者易出現腹瀉、瘙癢等現象。啤酒則酒精度太低,不利于中藥有效成分的溶出。此外,黃酒還是中藥膏、丹、丸、散的重要輔助原料。中藥處方中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中草藥或調制藥丸及各種藥酒,據統計有70多種藥酒需用黃酒作酒基配制。
知識鏈接
黃酒是中國的民族特產,也稱為米酒(ricewine),屬于釀造酒,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不同于白酒,黃酒沒有經過蒸餾,酒精含量低于20%。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曲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黃酒產地較廣,品種很多。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其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黃酒還是醫藥上很重要的輔料或“藥引子”。中藥處方中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一些中草藥或調制藥丸及各種藥酒,據統計有70多種藥酒需用黃酒作酒基配制。 黃酒的另一功能是調料。黃酒酒精含量適中,味香濃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質,人們都喜歡用黃酒作佐料,在烹制葷菜時,特別是羊肉、鮮魚時加入少許,不僅可以去腥膻還能增加鮮美的味道。 (圖\武玉林 文\賀弘揚)(原標題:“覃”字起源與黃酒文化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