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特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最后的老藥工(2)

2013/9/3 9:46:43 點擊數: 【字體:

  當時,藥棚的門口支有刀具,朱清山只要有空,就趕緊過去練習切藥。晚上還要趁著油燈的微弱光亮切,往往是剛開始,師傅就把燈吹滅了,讓他憑自己的感覺切藥。而正是這一近乎苛刻的要求,使朱清山練就了一身好刀工。

  與他同批的學徒不到半年時間就辭工了,他卻堅持了下來。憑著自己的勤奮和才智,朱清山贏得了師傅的贊賞,此后,師傅將中藥炮制的技術傾囊相授。

  學徒期滿,在識藥、辨藥和加工炮制藥材方面擁有絕活的朱清山大膽“試水”,在禹州城開辦了一個叫“三合永”的藥行。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因為一直恪守師傅傳下來的古訓,朱清山在藥材經營上一是一,二是二,從不缺斤少兩,是啥藥賣啥藥,絕不見錢起意,冒名頂替。

  因為有辨別真假的本事,有不昧良心的底線,用藥地道,炮制過程又精益求精,朱清山加工出來的中藥飲片質量純正、藥效明顯,藥行生意一直很紅火。

  解放后,朱清山把藥行貢獻給了國家,自己也順理成章成為禹州國營醫藥公司的一份子。一開始,其在公司批發部做銷售員,后來轉為開票員,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32年。

  那些年,吃大鍋飯,職工們閑暇時間多,朱清山不愿混日子,就把精力全部放在鉆研中藥材書籍上。看大部頭的醫藥書對于沒上過幾天學的人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硬是啃下了幾本醫學典籍,而且越啃越入迷。結合自己所學,朱清山不斷試驗炮制中藥、丸藥、膏藥、飲片,大獲成功,并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絕技妙法。經他配制的中藥,藥效特別,患者一經服用,無不稱贊。

  20世紀80年代初期,隨著中藥材市場的放開,禹州一夜之間立起了200余家經營藥材的商鋪,久違的藥香又開始在禹州城的上空飄蕩。但這藥香似乎只青睞個體企業,偌大的國營藥材公司卻賠得一塌糊涂。在連續換了幾任經理都無法把公司從泥淖里帶出來后,禹州市醫藥管理局領導把朱清山拉了出來,希望利用他在醫藥界的知名度,讓公司能起死回生。

  朱清山愿意干,但跟領導聲明:我干可以,前提是公司怎么經營我說了算,管理局不要干涉,出了事,我自己坐牢去,不過領導得答應給我送飯。

  上任第一天,朱清山就宣布在公司實行“特區政策”,業務員每月分配2萬元的任務,按銷售額提成,完成有獎,完不成扣發工資。這政策在當時的禹州可是破了天荒:公家的生意,個人提成,那還得了?

  但這一招還真管用,業務員的積極性馬上就提高了,年底一結算,公司實現純利潤24萬元。業務員如數兌獎,職工們腰包鼓了起來。

  這一干就是8年。這8年,朱清山把一個二三十人的小公司干成了數百人的大公司;這8年,朱清山讓禹州藥材誠信經營的聲譽飄響全國,外地客商紛至沓來;這8年,朱清山的“放心藥”被藥商們熟知,“老朱”成了禹州藥材市場上的“金字招牌”。

  正因為此,當朱清山退休后于1994年創辦禹州市中藥材貿易公司時,曾經的客戶爭相傳播,紛紛前來捧場。時間不長,公司就門庭若市。

  朱清山對藥材的質量把控很嚴,一是定點購貨,與國內一些大制藥廠簽訂訂貨協議,協議上特別注明質量標準,貨到后二次化驗,合乎要求才放行入庫;二是,公司進的所有藥材都由他一人負責,藥品經由儀器化驗后,再由他手掰、口嘗,逐一把關。

  2001年,借助加入WTO東風,朱清山不惜重金購買了中醫藥制作的全套化驗設備,并對管理制度進行細化,企業也因之貫穿整個醫藥供應鏈。

  存心有天知

  朱閣鄉位于禹州市北,南瀕潁河,距市區只有3公里。一條筆直的柏油路橫貫東西把鎮子拉扯得很狹長,朱清山于2005年創建的“河南青山藥業有限公司”就位于柏油路的南端。

  這個被業內人士譽為“河南中藥炮制加工標桿”的公司謝絕禹州市領導在城東新區無償劃撥幾十畝地的好意,落戶朱閣,完全是出于朱清山報效桑梓的考慮。

  把廠子建在鄉里,一來可以引導鄰里種植藥材,增加收入;二來,可以把大量的閑散人員吸收到廠子里來務工,鄉親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取不菲的收入;三來可以就近多教授一些有心醫藥的村里娃,在家鄉多培養些接班人,算是給父老鄉親做一件好事。

  “知道您來,前兩天,有關部門用土填了填,這路什么時候能變成柏油路就好了。”當年來公司視察的許昌市委領導做事雷厲風行,朱清山的一句大實話讓朱閣大道成了現實。

  在花費十多年工夫恢復禹州四大九蒸貨之后,朱清山要做的有兩件事:一是把這些好東西推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它,品嘗它,真正讓它對人們的身體有益;二是,把自己的一身絕活傳給更多的人。

  朱清山是出了名的“藥管嚴”,誠信正直,從不在藥上動手腳。他最看不上的就是那些打著治病救人旗號搞坑蒙拐騙的人。有一段時間,一向以求“真”聞名的禹州藥材交易市場刮起了一陣造假風,制假販假盛行,外地客商心驚膽戰,紛紛避之。

  一些個體戶確實因之發了財,但朱清山依然堅持自己的選藥、炮制、銷售主張,不為所動。

  “最關鍵的是,禹州藥材千百年來誠信經營的金字招牌被砸得稀巴爛,很多藥商不敢再來禹州交易了,市場日漸萎縮。”

  更讓朱清山耿耿于懷的是,現在的藥工大多并不真正懂得藥材炮制加工技術,在炮制的過程中不遵從古法,這樣一來二去配制出來的藥物要么藥效不足,要么毒性未除,救人不成反奪其命。這也是如今為何一開中藥,就得大包小包往家里拎的緣故,中藥淪落如此,誰還敢吃啊!

  “我一直以高出同行很多的價格出售產品,為什么?因為物有所值。開誠布公地說,我的藥確實不便宜,且不說,我用古法炮制的藥干凈、藥效好,程序繁雜,所費頗多。我就是想讓大家明白,好東西就應該賣上好價錢,只有這樣那些想著歪門邪道的人才會回轉心性,走到正道上來,禹州藥材才真正有救。”

  盡管還是四大藥材市場之一,禹州在中國藥材市場的地位愈加微不足道了。這讓老藥工朱清山心里很不是滋味:除了好好整治一下環境,能不能再搞一個藥材交易市場啊,現在的那個體量太小了,根本就不適應當前的需要了!

  對于后來者的培養,朱清山明顯感到“不給力”。

  “也難怪,現在年輕人面對的誘惑太多,掙錢的門路到處都是,誰愿意勞神費力沉下心來做這些苦差事?”說及中藥加工炮制技藝的后繼乏人,朱清山解嘲地說。

  但朱清山對自己的“遵古炮制”很自信,見到陌生人,說到興奮處,常常用手拍拍自己的腦門:“瞧見沒,這上面可是又長出了青絲。”與同齡的八旬老人不同,朱清山頭上白發并不多,多年不毛的腦門上滿是細密的黑發。(本刊記者 張正良 王占鋒)(原標題:最后的老藥工)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企業觀察家(2012-10-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