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雙孢菇基地規模產量效益全國第一
2012/8/29 15:47:0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種植帶動江蘇、安徽、山東、河南4省十余個周邊縣市,形成一個擁有大棚2.5萬座、1300萬平方米,年產量突破20萬噸的生產基地,種植規模、產量、效益在全國位居第一──這就是如今的夏邑縣雙孢菇產業。
夏邑縣的雙孢菇種植始于1999年。夏邑縣車站鎮程大莊西村在外地做蘑菇批發生意的程丕七,懷著讓鄉親們盡快致富的美好愿望,帶著他所掌握的雙孢菇種植技術和對雙孢菇市場行情的了解,回到家鄉,推廣雙孢菇種植!
縣委、縣政府以及車站鎮黨委、政府給予極大支持。在土地、技術、信息、項目資金、小額貸款等方面給予傾斜扶持,對進入食用菌園區發展的每個標準菇房補助 2000元,提供貼息貸款2萬元,對發展1000平方米以上的農戶優先協調小額貸款,先后發放專項貸款1億元扶植食用菌種植戶!
推廣之初,由于技術力量有限,農民無種植經驗,生產的雙孢菇產量低,質量差,再加之建造大棚投入較高,加工能力跟不上,導致大部分菇農沒錢可賺!
為迅速扭轉被動局面,縣里專門成立了食用菌行業協會,各鄉鎮專業村成立了分會,定期聘請省食用菌協會專家舉辦培訓班,縣食用菌辦公室巡回開展實地技術指 導和技術培訓,把良種引進、病蟲防治、配料生產、菇體采集等貫穿于食用菌生產全過程;全縣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78人,在每個食用菌種植鄉鎮配備1名技術組 長,食用菌生產達30戶以上的村配備1名技術員,與菇農簽訂技術服務合同,全方位提供技術服務。
由于指導到位,操作規范,管理嚴格,2002年,雙孢菇種植、加工獲得成功。他們生產的雙孢菇不僅國內暢銷,而且出口德國、法國、俄羅斯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一路飆升,一棚雙孢菇純收入達3萬多元!
2002年以來,夏邑縣的雙孢菇生產以每年1000多棚的速度遞增,至目前已建大棚1萬多座,1萬余戶農民種植雙孢菇,年生產雙孢菇7.5萬噸,年出口 雙孢菇1萬多噸;總產值達8億元,純收入3.6億元,種植戶戶均增收4萬多元,帶動江蘇、安徽、山東、河南4省十余個周邊縣市種植雙孢菇。夏邑縣成為全國 最大的雙孢菇生產基地,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小蘑菇生產示范縣”,被中國食用菌協會命名為中國食用菌之鄉。
為實現雙孢菇生產規;、產業化發展,夏邑縣先后培育了中州食用菌開發公司、大鵬食用菌發展有限公司等40個購銷加工龍頭企業,61個食用菌生產專業合作社。不斷提高食用菌生產質量和檔次,積極培育和打造食用菌品牌,依托雙孢菇生產,注冊了“成洋”牌商標!
不僅如此,雙孢菇產業為夏邑的農村富余勞力創造了就業機會,拉動了菌種培育、物流運輸、餐飲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全縣3萬勞動力從事與此相關聯的工作,年人均收入7500多元。(原標題:夏邑雙孢菇基地規模產量效益全國第一)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商丘人民廣播電臺 原文時間:200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