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九蓮燈簡介

2013/8/23 9:16:13 點擊數: 【字體:


    河南省新安縣鐵門鎮劉嶺村有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九蓮燈。之所以叫九蓮燈,大體有以下幾種說法:一是九人執燈表演,九燈相連。二是體現中國古老文化傳統。中國的數字有其特定的含義,“九”是最大的陽數,“九五”之尊代表皇帝,代表至高無上。因劉嶺村九蓮燈是源于宮廷舞蹈而傳入民間,用“九”是理所當然的。

    九蓮燈舞蹈傳入劉嶺村始于清代,概在乾嘉年間,或許更早,有近三百年歷史。據說,清代時劉嶺村王姓家庭,有人在宮中任職,且主管宮廷文藝,因而才有宮廷舞樂流入民間之淵源。作為宮廷舞樂,起初應為高雅舞蹈,以女性表演為主,幽雅纖細,輕歌曼舞,上大雅之堂,為皇宮貴族所享受。

    九蓮燈流入民間,從形式、內容、雅俗、舞蹈動作等諸方面進行蛻變,現在的九蓮燈從理論上講,已非初期(清時)的九蓮燈,兩者相去甚遠。但不管怎樣,九蓮燈不失為豫西地區一種獨特、稀有、神秘、傳統的民間舞蹈,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

    所謂獨特、稀有,是因為“它”生于貴族,來自宮廷,由“天”而降,“它”的身份特別,出身不同。宮廷舞樂可以集全國之精華,博眾才之長,舞的表演。動作經過千錘百煉才能在宮中由天子獨享。因此,燈舞的前身是高雅、獨特、稀有可貴的,是由九天下凡的,這一點上無可非議。

    再說神秘,劉嶺村為王姓之村,現村中400口人,除李姓一戶為該村親眷而落戶本村外,其余全為王姓,該舞蹈從最初傳入村中,一直在本村本族中世代延傳,外姓不會,外村外族更不會,自初至今相傳十幾代人,二、三百年之久,現豫西洛陽僅此一家,可見其嚴格、謹慎、保密之程度。

    九蓮燈舞樂高貴與眾不同,還體現在它的表演形式:

    一是舞曲,我們知道民間舞蹈、民間社火大多都配以打擊樂、鼓、镲、鐃、鈸等,很少有單獨的舞曲音樂,但九蓮燈不同,它有固定的曲牌,如:《步步高》、《八寶》、《外經續》等,都是宮廷中專用的高雅曲牌,以民間傳統管樂笛、笙簫為主演奏,以后加入胡弦樂。這些曲牌應該說也是古典音樂的一部分,有其歷史和傳統價值。

    二是“它”的燈用蠟燭很獨特,配方嚴謹、特別。一般的燈火怕風、蠟燭不暴露在外,用燈籠等遮擋。但九蓮燈不同,蠟燭暴露外面,風再大,不會熄滅,“它”的淋蠟是一種很精密特別的技術,要用牛肉、羊肉,還有部分中藥配制入蠟,并用食鹽、食油按比例摻入,這也堪稱一絕,僅此一家。

    三是九蓮燈民舞參入有故事情節。如“夫妻二人救小王、老王駕崩、小王被囚、忠臣冒死救小王”等,這個故事說的是宮廷權力之爭,更可證明九蓮燈源于宮廷舞蹈。還有《瓦崗寨八弟兄夜襲登州》、《雷奴救主》等,而其它民間舞蹈,如龍燈、獅舞、秧歌等,一般不含特有的故事情節,這是九蓮燈價值的又一體現。

    九蓮燈舞蹈現在的表演簡述如下:

    一、它是一種群體舞蹈,由總指揮一人。之后,九燈相連,孔雀燈兩個在前,后八人,每人雙手四燈,燈兩盞相連,這八人共有三十二燈。

    二、彩馬八匹,以前是五色彩馬,現為紅、黃、黑、白四種顏色,每色兩匹,八馬代表瓦崗寨八弟兄。

    三、樂隊。1、管弦樂、笙簫、笛及二胡,十至二十人不等;2、打擊樂、戰鼓、排鼓、鐃、鈸、镲、鑼數十人,主要在廣場、街道表演。

    四、現在九蓮燈不是單純舞蹈,已摻雜有民間社火形式,開道燈、彩旗、社火、門旗等十至三十人不等。表演總人數在八十至一百二十人左右。九蓮燈更適應于廣場或寬闊街道表演。同時,主要顯示燈的舞動,為夜間表演項目。

    九蓮燈表演時氣勢恢宏,場面壯觀。穿街行進時按門旗、門燈、指揮燈、孔雀燈、蓮燈,竹馬、文武樂隊之順序。行進中,竹馬可有小幅度的活動表演。

    最精彩、最大氣的是廣場表演,文武樂隊環圍四周,鼓樂齊鳴。在孔雀燈的舞動下,帶動32盞蓮燈齊舞。八馬、八燈為主體,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燈明馬躍,交相映輝,燈、馬穿插,隊形多樣,其名曰:“過街路”、“蛇蛻皮”、“翻大馬”、“剪子箍”、“轆轤把”、“蓮花盆”等,在燈、馬的映照下,戰馬嘶鳴,奔騰飛躍,顯示出戰場嘶殺的激戰情景。

    三十二花燈,表演者執燈靈活,揮舞自如,一會兒低膝落地,一會兒平腰齊跑,一會高擎頭頂,燈飛燈閃,快如流星,使人眼花繚亂。在總指揮燈的指揮下,蓮燈相聚,組成“天下太平”“慶賀新春”“萬事如意”等字形圖案,顯示出舞燈者的高超技藝,孔雀燈、蓮燈的獨特舞姿和舞蹈形式,顯露并遺存有宮廷雅舞的歷史痕跡和古典美感。 【原標題:九蓮燈簡介】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鐵門鎮 2009-03-18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河南洛陽九蓮燈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