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王重陽離開劉蔣村時,只帶了一只小鐵罐作乞食用具,沿著兩京故道,瘋瘋癲癲地一路乞討東行。這一日他來到函谷關,此關乃道家鼻祖老子騎青牛西行化胡之地,更為關令尹喜留下五千言《道德經》。老子從東周首都洛陽臨關時紫氣東來,至今關隘尚存望氣臺。王重陽拜了望氣臺,不免感嘆一番。又行了數日,他到了洛陽。
洛陽在北宋時稱西京,時下稱中京。早在金兵攻陷東京汴梁、西京洛陽之際,便有謀臣向金主完顏亮進諫道:“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洛陽河山控戴,形勢險要,當定都于此。”但洛陽經宋、金連續30多年反復爭奪,城墻宮殿俱毀,完顏亮據此未允。后蒙古汗國興起,大軍南下,直逼中原。無奈,金主下詔擢升洛陽為陪都,稱中京,廢河南府(府治洛陽),設金昌府,重建城池宮殿,即今洛陽老城,又布下重兵,嚴陣以待。
洛陽民風淳樸,王重陽一進城,早有樂善好施之人為他送上吃食茶水,一王姓員外見他身無長物,接去家中歇息。晚間兩人飲酒,重陽抱拳道:“貧道窮困潦倒,承蒙員外錯愛!”員外還禮道:“實不相瞞,吾觀道長形貌,將來必成大器。”重陽問:“素聞洛陽乃道教圣地,不知有何宮觀?”員外道:“天下第一名觀上清宮在此。”重陽道:“愿聞其詳。”于是,王員外從老子煉丹說起,說到隋朝老子祠、唐朝玄元皇帝廟、太徽宮,說到宋真宗三次駕幸,說到天師道開山祖師張陵、萬古丹經王魏翔、帛家道開山祖師帛和等均在此修道,意猶未盡,最后道:“大詩人李白也在洛陽修道四年。他為上清宮道長胡紫陽作《漢東紫陽先生碑銘》傳于世,與洛陽名道元丹丘結金蘭之交,在洛陽天津橋寫下《將進酒》。你聽: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王重陽熟讀經典,豈不知上清宮?聞聽王員外一席話,忽覺才疏學淺,不覺汗顏。第二天,曉星尚掛,他便北出徽安門,直奔上清宮。
上清宮在邙山翠云峰上,殿宇壯麗,古柏森森,門頭五個大字:“敕建上清宮”,為唐高宗李治所題。據載,隋末天下大亂,有洛陽名道王致遠密告李淵:“老子度世,李氏當王。”李淵遂在太原起兵,滅隋代之,因此,李氏唐朝奉老子李耳為祖先。后高宗在東都洛陽老子煉丹之地建上清宮,以為宗廟祭祀。上清宮聲名顯赫。
王重陽進上清宮拜謁,但見殿堂樓閣,莊嚴雄偉,雕梁畫棟,美輪美奐。塑圣楊惠之雕塑的老君石像、畫圣吳道子所繪的《五圣千官圖》尚存,詩圣杜甫的《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一詩猶在耳邊回蕩:“山河扶繡戶,日月近雕梁。”“五圣聯龍袞,千官列雁行。”王重陽此時心潮澎湃,涌出萬丈豪情。他提筆在大殿的側壁上,題寫了《過洛陽,題上清宮》詩一首。詩曰:
丘譚王風捉馬劉,
昆崳頂上打玉球。
你還盤在寰海內,
贏得三千八百籌。
此詩玄妙之至,至今仍令人不可思議。(徐曉帆 著 繪圖 玉明)【原標題:02 洛陽城 有緣煮酒論道 上清宮 題詩暗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