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天章 (資料圖片)
西大街是老城最繁華的商業街,這里旗幡招展、店鋪林立。在這條長約千米的街上,有三家掛著殷氏喉科招牌的診所,足見殷氏喉科的影響之大。這里的殷氏,指的是洛陽耳鼻喉科名醫殷天章。
1 師從名醫吳志高
在西大街三家掛著殷氏喉科牌子的診所中,“年齡”最大的是位于西大街178號的殷氏專門喉科診療所。
1955年,殷天章買下了現在的西大街178號宅院,他和他的兒子殷五慶、孫子殷寶鑫便相繼在這里懸壺濟世。西大街上的另外兩個殷氏喉科診所,則由殷天章的另外兩個兒子坐堂行醫。
如今,在西大街178號診療所里坐堂的是年僅28歲的殷天章喉科第三代傳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殷寶鑫。
殷寶鑫說,爺爺殷天章老家在伊川縣鴉嶺鄉殷家橋村。他出生于1904年,幼年讀過幾年私塾,15歲逃荒來到洛陽城,最初在西大街一家饃坊“打工”。他為人實誠,干活不惜力氣,受到附近城隍廟道長吳志高的喜愛。
吳志高早年在華山修道,成為道教全真教龍門派第22代宗師,來到洛陽后,擔任城隍廟道長。他在華山修道期間,除了鉆研道教經典外,還向道教醫家名流學醫,對內科、外科、喉科等都很精通。
說到這里,細心的讀者可能會記得,今年4月29日,本欄目曾經介紹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純德堂口瘡散”,純德堂的創辦人就是吳志高。
后來,吳志高還俗成家,見殷天章為人實誠肯吃苦,就收他為徒。當時,純德堂共有包括殷天章在內的4個徒弟。戰亂年間朝不保夕,除殷天章跟隨師父、師娘外,其他徒弟皆四散奔逃。
1927年,吳志高因病去世,留下妻子和一兒一女。按照最初的師徒協議,殷天章在吳家當學徒5年即可離開,但為了照顧師娘全家,他在吳家一待就是18年,直到為師娘養老送終,幫師妹出嫁、師弟成家,才離開吳家。
后來,純德堂由吳志高的兒子吳金堂經營,殷天章在西大街獨自開辦了診所。這才有了純德堂和殷天章喉科兩大招牌。
2 先有仁心 后有仁術
1950年,殷天章獲得省政府頒發的中醫師營業執照。他先是獨自開辦喉科診所,到“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為不允許個體行醫,他先后到“西大街聯合診所”、“西南隅辦事處衛生所”、“中州醫院”等醫療機構擔任喉科主治大夫,平均每天的接診量都在百人以上。
今年56歲的殷五慶,對父親在西南隅辦事處衛生所時的從醫情形記憶猶新:“每年的4月至9月是耳鼻喉科疾病的高發期。衛生所每天8點開門,不到8點,就有人在衛生所門口等殷天章看病。殷天章一到診所,患者就排起長隊。他不間斷地為患者看病,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在殷五慶看來,父親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喉科名醫,首先是醫術高。他16歲跟隨名醫吳志高學醫,在吳家干了18年,深得吳志高的真傳。他對內科、外科、喉科常見疾病都有研究,對外科瘡瘍、腫毒、癰疽等的治療有獨到之處,對喉科各類疑難雜癥、常見病的診療更是得心應手。
其次是醫德好。他舍藥行善、誠信為本,在方圓百里口碑甚佳。殷五慶回憶,過去人們生活艱難,逃荒要飯的特別多。有的破衣爛衫的要飯者患了病,怯生生地來到殷天章診所。殷天章二話不說就為他們看病用藥,臨走還會送上一些藥。有些逃荒要飯的為表感謝,就撿一籃橘子皮,或撿些杏核砸出杏仁送到診所,作為藥材。
殷五慶說,父親行醫時曾經立有規矩:就是有再大的事,家里也要留下一個人,萬一來了病人,好給病人看病。當年,不管是大年三十、初一,還是半夜三更,只要有病人敲門,殷天章就會立即開門為病人治療。“父親的這一習慣,我們全家一直堅持到現在。”殷五慶說。
3 研制出多種良藥
早在民國時期,殷天章就被譽為洛陽中醫耳鼻喉科的代表。在殷五慶看來,父親對傳統醫學的貢獻,首先在于他研制出了一系列治療耳鼻喉科疾病的良藥。
這些良藥包括:“八寶吹喉散”,由牛黃、麝香等名貴藥材精制而成,主治口腔潰爛、牙齦腫痛、咽喉糜爛、嗓子喑啞;“五龍滴鼻油”,以麻油為載體,由多種名貴藥材熬制而成,主治各類鼻部疾患,如鼻塞、流涕、鼻癤等;“敷耳粉”,主治化膿性中耳炎;“活血散結膏”,以香油為基底,配以全蟲、地龍、蠐螬等名貴藥材熬制而成,對身體各部位之癰、疽、疔、癤均有療效,對腮腺及頸項部腫痛有奇效。
殷五慶介紹,這些中成藥皆以秘方精制而成,古法炮制,選材精良,自然療效奇特,在治療耳鼻喉科常見病方面基本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另外,殷天章還采用獨特的水飛法,專門制作礦石和貝殼等不溶于水的藥材。他先將藥物打碎置于研缽內研細,入水反復研磨,細粉懸浮于水中,粗粉沉于水底,將含有細粉的水液倒出,靜置使細粉沉淀,分出,干燥。這樣制取的藥粉更加純凈,便于服用和制劑,藥效得到大幅提高。
殷五慶說,父親的寶貴醫療經驗以及對中醫理論的深刻理解,加上后人的不斷總結與實踐,已形成了中醫喉科領域的獨特診療方法及用藥手段。
4 特色鮮明
殷寶鑫對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都有所了解。在他看來,在現代醫學日益發達的今天,殷天章喉科診所每天來看病的人仍然絡繹不絕,說明傳統中醫有神奇之處。因為與其他各種喉科疾病療法相比,殷天章喉科有自己異常鮮明的特點。
一是治療簡單方便。記者在殷氏專門喉科診療所看到,殷寶鑫用吹嗓器每次挖取黃豆大小的八寶吹喉散,噴于口瘡患者的患處,連噴兩三次即可。然后再給患者開些含藥、漱藥及內服中藥,讓患者帶回去自己用,不打針,不輸液,安全簡便,尤其受到兒童患者及家長的歡迎。
二是見效快、費用低。用八寶吹喉散局部吹敷患處,止疼生肌,有立竿見影之效。用敷耳粉治療化膿性中耳炎,三四天內可脫膿,七八天可治愈。用活血散結膏治療流行性腮腺炎,3分鐘內可止疼,配合秘方散劑內服,4天痊愈率在90%以上,與西醫治療這些疾病相比,可節省1/3至2/3的時間。治療時間短,花費自然就少。
三是主治面廣、標本兼治。殷寶鑫介紹,因為取名喉科診所,在常人看來,殷天章喉科只能治療喉科疾病,其實不然。過去所說的喉科疾病,包括耳鼻喉各科疾病,如今殷天章喉科均可治療,而且治愈后復發率很低。
殷天章1995年去世,他杏林生涯七十余載,享譽省內外,在洛陽傳統醫藥領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獨創的醫藥和醫術,至今仍在造福蕓蕓眾生。【原標題:殷天章喉科:杏林七十載 享譽省內外(走近洛陽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