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上午11時,在河南省獲嘉縣杜官灘村杜氏宗祠祭祀“神馬皮”——神鞭,并進行精彩的“神馬皮”表演。
“神馬皮”又稱“馬皮舞”,以“釘馬祭天,皮革制鞭,武舞兼備”為特點,“馬皮舞”在1983年被專家確定為全國惟一、獲嘉縣獨有的民間舞蹈形式,具有特殊的表演風格和重要的文化價值。“神馬皮”始于明,盛于清,在民國時漸入湮境。
“馬皮舞”的表演由一人居中,展揮重約30斤、長7米的巨鞭絕技,八人扮馬繞圈作舞。扮馬者身背“將架”,“將架”上披紅掛綠,并綴有數枚銅鈴,叮當作響,意為“響馬”已改邪歸正。“將架”上描繪劉備、關羽、張飛、孔明、黃忠等諸將圖像。
古時候演出“馬皮舞”,在掏花過門時,執鞭者每甩響鞭,都要首拜劉備,次拜孔明,再拜關羽、張飛、趙云、黃忠等。后隨時代變遷,演出中取消了“拜將”形式,而以巨鞭武技和扮馬將架(墻隊)武技相結合。傳統表演中墻隊以大跑為主,頗耗力氣;現代表演在跑動的基礎上填入步法和手勢(如藏式舞步節奏、鑼鼓節奏、踢踏的振步節奏等形式),表演起來,既節省體力,又節奏靈活鮮明,具較強的可觀賞性!驹瓨祟}:“神馬皮”再現河南獲嘉 “馬皮舞”舞出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