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雞父之戰

2013/9/9 10:09:25 點擊數: 【字體:


    雞父之戰-戰爭簡介   

    吳楚爭奪江淮的精彩一幕。

    雞父之戰,爆發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吳、楚兩國為爭霸江淮流域而在楚地雞父(今河南固始東南)進行的一次重要會戰。在這場會戰中,吳軍實施正確的作戰指導,巧妙選擇作戰地點和時間,運用示形動敵,伏擊突襲等戰法,出奇制勝,大破楚軍,從而逐漸奪取了吳楚戰爭的主動權。

    公元前546年宋國向戍倡導諸侯弭兵會盟后,中原諸侯列國之間出現了相對和平的局面。當時,晉、楚、齊、秦四個強國,都因國勢趨于衰弱,國內矛盾激化,而被迫放慢了對外擴張、爭霸活動的步伐。與此同時,偏處于東南部的吳國和越國則先后興盛起來,開始加入大國爭霸的行列,由此,戰爭的重心也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淮河流域,從中原諸侯國轉移到了楚、吳、越諸國。

    吳國是一個新興的國家,轄有今江蘇、上海大部和浙江、安徽的一部。自吳王壽夢(前586年—前561年)起,經濟逐漸發展,國勢開始強盛。當時晉國出于同楚國爭霸斗爭的需要,采納楚亡臣申公巫臣聯吳制楚的建議,主動與吳國締結戰略同盟,讓吳國從側面打擊楚國,以牽制楚國的北上。而日漸強大起來的吳國,為了進入中原,也將楚國作為第一個戰略打擊的目標,因此欣然接受晉國的拉攏,堅決擺脫了對楚的臣屬關系。并積極動用武力,同楚國爭奪淮河流域。自壽夢至吳王僚60余年間,兩國戰爭頻繁,互有勝負,但總的趨勢是楚國日遭削弱,吳國兵鋒咄咄逼人,漸占上風。雞父之戰就是吳楚長年爭戰中的重要一戰。

    雞父之戰-戰爭全過程   

    公元前519年,吳王僚率公子光等,興兵進攻楚國控制下的淮河流域戰略要地州來(今安徽鳳臺)。楚平王聞訊后,即下令司馬薳越統率楚、頓(今河南商城南)、胡(今安徽阜陽西北)、沈(今河南沈邱)、蔡(今河南新蔡)、陳(今河南睢陽)、許(今河南葉縣)七國聯軍前往救援州來,并令令尹陽匄帶病督師。吳軍統帥部見楚聯軍力量強盛,來勢兇猛,遂迅速撤去對州來的包圍,將部隊移駐于鐘離地區(今安徽鳳陽東臨淮關),暫避敵鋒,伺機行動。

    然而,就在這時,進軍途中的楚軍發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變故,這就是帶病出征的楚令尹陽匄(即子暇)因病體沉重,死于軍中。楚軍失去主帥,士氣頓時沮喪低落。司馬薳越見狀,被迫回師雞父。擬稍事休整后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吳公子光聽說楚軍統帥陽匄已身亡,楚聯軍不戰而退,認定這正是吳軍把握戰機,擊破敵人的良機,便向吳王僚建議率軍尾隨,捕捉機會。他的分析是這樣的:“隨從楚國的諸侯雖多,但均是些小國,而且都系為楚國所脅迫而來。況且這些小國也有各自的弱點。具體地說,胡、沈兩國國君年幼驕狂,陳國帥師的大夫夏齧強硬但卻固執,頓、許、蔡等國則一直憎恨楚國的壓迫,它們同楚國之間不是一條心,這一點可以乘機加以利用。至于楚軍內部,情況也很糟糕。主帥病死,司馬薳越資歷低淺,不能集中指揮,楚軍士氣低落,政令不一,貌似強大,實則虛弱。”最后他得出結論是“七國聯軍同役而不同心,兵力雖多,但也可擊敗”。公子光的分析入情合理,吳王僚欣然采納。并針對敵情作出具體周密的作戰計劃:迅速向楚聯軍逼近,定于在到達雞父戰場后的次日即發起攻擊,利用當天“晦日”的特殊天候條件,乘敵不備,以奇襲取勝。在兵力部署上,先以一部兵力攻擊胡、沈、陳的軍隊,戰而勝之;然后打亂其他諸侯國軍,再集中兵力攻擊楚軍本身。并決定在作戰中采取先示敵以“去備薄威”,后以“敦陣整族猛攻之”的靈活戰法。

    一切就緒后,吳軍遂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七月二十九突然出現在雞父戰場。此舉完全出乎楚司馬薳越的意料,倉猝之中,他讓胡、沈、陳、頓、蔡、許六國軍隊列為前陣,以掩護楚軍。吳王以自己所帥的中軍,公子光所帥的右軍,掩余所帥的左軍等主力預作埋伏,而以不習戰陣的3000囚徒為誘兵攻打胡、沈、陳諸軍。雙方接戰不久,未受過軍事訓練的吳刑徒烏合之眾即散亂退卻。胡、沈、陳軍見狀遂貿然追擊,捕捉戰俘,紛紛進入了吳軍主力的預定伏擊圈中。這時,吳三軍當機立斷,從三面突然出擊,很快戰勝了胡、沈、陳三國軍隊,并俘殺胡、沈國君和陳國大夫夏齧。爾后又縱所俘的三國士卒逃回本陣。這些士卒僥幸逃得性命,便紛紛狂奔,口中還叫嚷不已:“我們的國君死了,我們的大夫死了。”

    許、蔡、頓三國軍隊見狀,頓時軍心動搖,陣勢不穩。這時吳軍遂乘勝擂鼓吶喊沖殺向前,直撲三國之師。三國之師的陣勢本已動搖,又見吳軍蜂擁而來,哪里還有作戰的勇氣,于是紛紛不戰而潰,亂作一團。楚軍未及列陣,即被許、蔡等諸侯軍之退卻所擾亂,已無回天之力,迅速陷于潰敗。至此,吳軍終于大獲全勝,并乘勝攻占了州來。

    雞父之戰-戰爭總結   

    雞父之戰,乃是吳軍實行正確作戰指導的必然結果。從兵力對比來說,當時吳軍處于以寡敵眾的困難地位;從作戰態勢來說,吳軍也處于“后據戰地而趨戰”的不利位置,但是吳軍最后卻打了勝仗。其原因在于吳軍統帥部準確地判明和掌握了敵軍的情況和動態,巧妙利用了對方的弱點,堅決打破了“晦日”不宜作戰的迷信習慣,靈活地運用了示形動敵、誘敵冒進、設伏痛擊、乘勝猛攻等一系列正確戰法,從而達到了出奇制勝的戰役目的;實施各個擊破,出其不意地先擊潰部分弱敵,造成敵人的全線混亂,最終使其失去抵抗力。

    楚軍的失敗,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主要方面概括歸納起來,一是恃強好戰,昧于謀略;二是主將缺乏威信,內部矛盾重重,不能實行集中統一指揮;三是對吳軍的動向疏于了解和戒備,以致為對手所乘;四是臨陣指揮笨拙,缺乏機動應變能力。所有這些湊在一起,遂導致楚軍在整個戰役行動中陷于被動。覆軍殺將,固其所宜也!

    雞父之戰是對楚國的一次沉重打擊。戰后不久,楚司馬薳越因楚夫人出走吳國而畏罪自殺,庸碌無能的囊瓦擔任了令尹要職。從此楚軍很少主動出擊吳軍,而基本采取消極防御的措施,在吳楚戰爭格局中逐漸趨于被動了。【原標題:雞父之戰】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固始縣人民政府 2009-07-3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