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郟縣饸饹面,流傳千年味猶香

2013/9/11 9:56:52 點擊數: 【字體:

 
    說起郟縣特色風味小吃,不能不提到饸饹面。在郟縣,這項特色面食已成為許多郟縣人每日會吃的主食。

    風味小吃別具特色

    郟縣城區龍山大道上的許記饸饹面館,是一家有著20多年歷史的老店。10月8日中午12時許,記者走進不大的店內,十來張長桌已圍坐得滿滿當當。還有10多人站著擠著,爭著遞錢。

    櫥窗后面就是操作間。緊貼墻壁,和面機、面抽缸、水缸、案板一溜兒擺得滿滿當當,另一邊灶臺上架著一口直徑70厘米的大鍋,咕嘟咕嘟冒著蒸騰騰的熱氣。大鍋上部架著的就是長長的饹機。電源開動,饹機的頭部剛好正對著大鍋中央,側邊是一只鐵皮漏斗,下面的出面口離鍋里水面很近,篦子上均勻地留著一排排眼兒。伙計麻利地從面缸中揪起一團面按進漏斗,圓滾滾的面條立即接連不斷從篦子眼兒擠進鍋里,很快面條就滾動起來。不過兩三滾,面香就從鍋里溢出。

    大鍋邊一排摞著幾十只陶瓷大碗。另一人把碗一字兒擺開,伙計左手拿起漏勺,手腕略一使勁,在鍋里一挑一撥一轉,右手的筷子稍稍旋轉,面隨即斷開落入碗內。再澆上精心熬煮的羊肉老湯,撒點兒蔥花、辣椒,一碗美味、讓人食欲大開的饹面就上桌了。

    “這湯講究大了。”許老板告訴記者,羊肉老湯一直在火上燉著,味道濃郁。店里通常一天能賣出兩百來碗,生意好的時候更多。

    據了解,目前郟縣共開有30多家饸饹面館,大多生意不錯。

    73歲的郟縣人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少女時就在街上吃過饹面。印象中,有的人家還自備有小型饸饹床子,自制饸饹面吃。那是一個類似板凳的工具,一頭有漏斗,底部是排列有序的小圓孔。和好的面團放進饸饹床子里,人坐在另一頭擠壓,一條條的面就被擠進鍋里。后來改用機器,大大提高了效率。

    “能夠風行的面食都有自己的特色。饸饹面最大的特點是:它是從鐵片上的小圓孔里,經過擠壓擠出來的長條。”市區一家饸饹面店老板告訴記者,這樣,每根面條粗細都保持絕對一致;而面和好又經過擠壓,與家里搟的面條相比,更為筋道。

    郟縣饸饹,千年前就有記載

    記者查閱了《辭海》中關于“饸饹”的定義,解釋為:“北方一種用蕎麥面軋成的食品,參見‘河漏’”。而對河漏的解釋則是:“即饹,北方一種面食。王楨《農書·蕎麥》:‘北方山后,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或做湯餅,謂之河漏。’”王楨是元代一位農學家,他的農學專著《農書·蕎麥》中還有一句話,《辭海》上沒有提及:“以供常食,滑細如粉。”也就是說,饸饹即是過去的“河漏”,外觀滑滑細細像粉一樣,在那時是一種家庭自己制作食用的食物,就像今天家里做的搟面條一樣平常。

    那么,郟縣的饸饹面起源于什么時候?

    根據郟縣縣志中的記載,據傳,郟縣饸饹面是明初由陜西傳入的。初以蕎麥面為主料,配以熟羊肉、蔥花等熬制的羊肉湯。當時,居民使用一種叫饸饹床子的工具,“自制自食”。清末時,以小麥面代替蕎麥面,口感營養更勝一籌。

    關于饸饹面還有不少有趣的記載。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初,明三邊總督孫傳庭兵出潼關,來河南與李自成義軍作戰。據傳,為了豐富關中將士口味,他傳諭三軍,每軍可以攜帶20臺樺木饸饹機。這一年10月,明軍與義軍在郟城東南講武場相遇,義軍佯敗。明軍追殺義軍15公里,至郟城東冢頭、柿園一帶的藍河岸邊,義軍用“以利誘之,以敵取之”的策略,棄金銀、輜重于道,得勝。孫傳庭部潰不成軍,只得輕騎突圍西竄,幾十部樺木饸饹機為郟地百姓及義軍所得。精美的饹面制作設備頓使郟地百姓喜不自勝,一時街旁館巷,饸饹招子旗(即古時飯店招牌)迎風飄舞。自此,饸饹面制作水平又進一步。

    而另一說則是,唐朝時郟縣就已經有饸饹面了,這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有著不解之緣。明人張居正的《昌黎先生文集輯補》一書“諫迎佛骨”一節有韓愈一段話:“元和年間,自蔡屠賊歸,途食郟河漏。”這里指的是,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蔡州(今河南上蔡一帶)刺史吳元濟反唐,擁兵自立。韓愈隨軍平叛,生擒吳元濟,史稱“淮西之役”。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唐軍離蔡,行至郟縣城西吃了饹面。由此推斷,郟縣饸饹至少有1200年的歷史了。

    千年饸饹,如何更誘人?

    在郟縣,饸饹面已經成為群眾的一種主食。

    上世紀末,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郟縣饹的作料更加豐富,在原來用料的基礎上增加了肉桂、枸杞等十余種養氣滋補的中藥作料,更具暖胃怯寒、滋陰壯陽的保健防病功效。一些郟縣人還走南闖北,把饹面店開到了全國的其他城市,甚至海外,很多地方都有他們勤勞的身影,被稱為“郟縣饸饹人”。據了解,1998年,美國《華商時報》就曾發表《郟縣饸饹俏紐約》的文章贊介中國郟縣饹面。

    但是,同為別具特色的地方風味面食,蘭州牛肉拉面、山西刀削面的足跡已經遍布全國。而饸饹面卻遠遠沒有它們的名氣大,更沒有它們開的店多。顯然,在占領市場方面,饹面的步子邁得慢了,在競爭中處于了劣勢。“郟縣饸饹人應該有危機意識。”對飲食頗有研究的張先生說,“不變化就很難適應更多人的口味。饸饹面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就是經歷了從蕎麥面到小麥面、從原始的手工制作到機器制作的過程,存在幾次比較大的革新。”

    “以前,各地區封閉,只能吃到饹面,肯定覺得它味兒特別美。”食客李先生說,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各地風味逐漸互通有無,外地傳入本地市場的面食非常豐盛,蘭州牛肉拉面、山西刀削面、陜西燴面……都對饸饹面造成了潛在的沖擊。

    “到底咋樣好吃,也得多聽聽食客的意見。”市區一家饹面館老板說。他曾聽有的顧客說,饸饹面比較油膩,不爽口。在物資匱乏的過去,“油水大”可能是個賣點;但現在的飲食品種豐富,選擇多,無論是從口味上還是從健康角度,顯然都不是最佳選擇。“再說,其他特色面食像刀削面,是用刀削成一片片的,非常筋道;拉面則是用手反復地拉。與它們相比,饸饹面在筋道上顯然稍遜一籌。”

    “好吃”是根本,但饸饹面如果能根據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在品種、口味上創新,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原標題:郟縣饸饹面,流傳千年味猶香】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晚報 2013-01-2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