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送羊這一民俗在輝縣當地已經流傳二百多年了,該民俗從兒子驕生慣養,不孝敬老娘,到看見小羊羔跪吸母乳良心發現,決心痛改前非,孝敬自己的老娘,進而演變為每到農歷六月,姥姥家都要給自己的外甥、外甥女送一對跪著的小面羊,提醒外甥、外甥女要永遠孝敬老娘。
該民俗承載著當地人民對團圓、健康、富足、和諧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是對少尊長,少敬老,子養老這一傳統道德最樸素的詮釋,積淀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對提高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現實意義。它祟尚“孝道”, 對于弘揚民族精神、提升親情關系、增強社會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促進兩個文明的協調發展,全面推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對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
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