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走進新鄉 >> 印象新鄉 >> 瀏覽新鄉

塔鋪與《塔鋪》

2013/11/26 15:00:43 點擊數: 【字體:

塔鋪與《塔鋪》

塔鋪的廣唐寺白馬塔

    塔鋪是一個古老的村莊,近年來卻因著名作家劉震云同名小說《塔鋪》而頗負盛名。而塔鋪深厚的底蘊,也給劉震云的《塔鋪》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塔鋪,位于延津縣。延津縣城有大覺寺萬壽塔,塔鋪有廣唐寺白馬塔,如果說寺塔并存都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津縣只有塔鋪能與縣城媲美。其實何止“媲美”,塔鋪的廣唐寺建于南北朝時期南朝梁武帝天監丁酉年(517年),而延津縣城的大覺寺始建于唐朝天寶年間(742年至755年),廣唐寺比大覺寺早建200多年。

    據史料記載,周朝時的廩延邑,治所為塔兒店(今塔鋪村);秦朝時的酸棗縣,治所為惠安鎮(今塔鋪村);直到金朝泰和年間(1201年至1208年),延津縣治所移于延州店(今原陽縣延州村)。由此可見,從秦朝到金朝,塔鋪(惠安鎮)作為酸棗(延津)縣治所長達1000多年。

    另據《重修廣唐寺塔記》碑記載,廣唐寺創于古酸棗縣時梁武天監丁酉歲也(517年)。元泰定四年(1327年),延津縣治所圮于河,西遷通郭村。明洪武初(1368年)復遷史迥店,居人列寺,以塔名鋪,始稱塔鋪。

    1955年,設塔鋪鄉;1958年,與夾堤鄉合并,改名為榆林人民公社;1962年,從榆林公社分出,為塔鋪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為塔鋪鄉;2005年,合并到石婆固鄉。

    原塔鋪鄉塔鋪村村大人多,為便于行政管理,1975年分設為“塔一隊”和“塔二隊”,隨著公社改鄉,大隊改村,改稱為“塔一村”、“塔二村”。

    劉震云是延津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1978年,他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是當年河南省高考中榜的文科狀元,著名作品有《手機》、《一地雞毛》、《溫故一九四二》等,共500萬字。

    劉震云的小說《塔鋪》獲1987年至198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分7個章節,約2萬字。內容主要寫一群復習生的求學之苦、上學之難,表現社會上各類人對上學求學的心態、窘態。

    主人公以第一人稱著筆描寫了作者從部隊復員回到家,正趕上恢復高考的第二年,便想去碰碰運氣。在塔鋪中學一個大房間里,同學們打地鋪,為爭墻角吵架。30多歲的王全有老婆和兩個孩子,可看到地方上風氣太壞,貪官污吏吃小雞,便想復習,一旦考中,當個州府縣官啥的,也來治治這些人。“磨桌”長得矮,他來復習的目的不是想當官,只是不想在毒日頭下割麥子。小白臉“耗子”是干部子弟,正和漂亮姑娘悅悅談戀愛,悅悅復習,他也跟著來了。他的目的,學考上考不上不要緊,戀愛一定要談成。女同學李愛蓮,郭村人,家里特窮,爹是酒鬼,為復習和爹吵了3次架,因此學習非常用功。“我”和李同桌,相互了解,“我”給李講當兵,講喂豬,李給“我”講爬榆樹采榆錢兒。

    離高考剩兩個月,傳來消息要考《世界地理》,大家都為沒有復習資料而著急。“磨桌”不知從哪里弄到一本卷邊發黃的《世界地理》,但一口否認,一個人藏到學校土崗后亂背。

    離高考剩一個月,老師讓學生幫他割麥子,剝削學生復習時間,但同學們都樂哈哈地干得歡,說是換腦子。

    復習班結束,同學們分手,女同學哭鼻子,互相說“茍富貴,勿相忘”。

    《塔鋪》從審美上掌握現實,又用現實的形象去反映生活,將客觀事物的形與神轉化為主觀世界的情與理,又將主觀世界的情與理滲進到客觀世界的形與神,是形神情理的相互交融產物。作為觀念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產物。

    就現實意義而言,小說《塔鋪》始終遵循以真實生活為原型,以高于生活而提煉,它給人以這樣的揭示:“每個人的路都在自己的腳下。”就文采而言,《塔鋪》時若水窮云飛,有余不盡;時若神韻雋永,意味深長。不但狀物寫景,形肖神圓,逼真如畫,而且述懷言志,情達理濃,意氣風發。所以才使讀者拍案叫絕,同類折腰。

   小說《塔鋪》中沒有波濤洶涌和血雨腥風的渲染,沒有俗不可耐和嘩眾取寵的色調。它像遠于天際的潺潺流水,載著甘泉,帶著歌唱,夾雜著悲涼和喜笑,向人間、向大海一路靜靜地走來。然而平靜之中,字縫里似乎潛藏著一股巨大的磁力,由不得讀者進行太多的思考,迫使興奮的神經循著這條小溪融入到了當時的年代。魂牽夢繞般地神游其景,永遠不會過時。

    在方圓不足百里的延津縣,名村塔鋪與大作家劉震云的名著《塔鋪》同時露出水面,真可謂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新鄉市中原文化研究院副院長、秘書長,先后出版《瓦片下的小草》、《春雨》、《歷代帝王興衰周期律》、《酸棗樹》等。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新鄉日報(2013-11-2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