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新鄉(xiāng) >> 走進新鄉(xiāng) >> 印象新鄉(xiāng) >> 瀏覽新鄉(xiāng)

千古話翟母——追溯“封丘”的由來(上)

2013/11/26 15:09:09 點擊數(shù): 【字體:

千古話翟母——追溯“封丘”的由來(上)

封丘地理位置優(yōu)越,為兵家必爭之地。

千古話翟母——追溯“封丘”的由來(上)

封丘之“丘”的出處。

千古話翟母——追溯“封丘”的由來(上)

翟母故居處現(xiàn)貌。

千古話翟母——追溯“封丘”的由來(上)

漢高祖劉邦像。

千古話翟母——追溯“封丘”的由來(上)

尋常一碗小米稀飯也蘊含著點滴“歷史”。

    封丘縣位于黃河中下游,河南省東北部,新鄉(xiāng)市東南隅,屬于黃淮海平原的一部分。黃河從縣南和縣東流過,境內(nèi)流長56公里。北部、東北部與滑縣、長垣縣為鄰,西與原陽縣、延津縣接壤,南部和東部與開封市、蘭考縣隔河相望。

    據(jù)大量出土文物考證與歷史文獻記載,早在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封丘這塊土地上勞作、繁衍,創(chuàng)造著燦爛的華夏文明。

    封丘縣古為兗州或豫州地,可追溯到5000年前原始社會末期。傳說炎帝時,中原先民羌族曾經(jīng)在這里過著游牧狩獵生活,后來漸次定居下來,開始了農(nóng)耕生活。

    到了夏朝,夏禹王曾在鈞臺(今封丘縣城東5公里)大會部落首領(lǐng),分封諸侯。據(jù)《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羌族姜鉅因佐黃帝伐蚩尤涿鹿之戰(zhàn)有功,姜鉅的后人姜封父就被分封在這里,食邑于封丘。因此,封丘歷史上最早被稱為封父侯國。公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克殷,封父氏族被賜予魯公伯禽,全族遷往山東。到了周代,封父之國滅亡,其國人分為兩姓,一為封父姓,一為封姓,稱為封氏,世代相傳。所以也有封丘為封姓的起源地之說,現(xiàn)代很多封姓人士尋根問祖都會到封丘縣來。

     西周建立后,封丘為康叔封地。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長狄人舉兵伐宋。宋武公命將軍司徒皇父率軍抵御。長、宋兩軍鏖戰(zhàn)于濮渠(今封丘縣城東北15公里趙崗北)。宋軍殺長狄人兵卒無數(shù),活捉長狄人酋長緣斯。沙場血流成河,尸橫遍野。戰(zhàn)后陣亡長狄人的尸體填滿了翟溝,并堆積如山,因此,后人又稱翟溝為長(狄)丘。

    由于封丘地處兩濟要沖,北扼燕趙咽喉,南鎖大梁門戶,地理位置優(yōu)越,為水陸交通樞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兵家必爭之地。

    春秋時期,五霸中的齊、晉、吳諸國曾先后在這里結(jié)盟稱雄,其中著名的晉、楚城濮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這里。

    戰(zhàn)國時,為抵御南方強楚的北侵,北方諸侯曾在封丘先后3次召開兵車之會,即蟲牢之會(公元前586年)、平丘(今封丘縣城東25公里平街村)之會(公元前529年)、黃池之會(公元前482年),其中以黃池之會規(guī)模最為龐大。封丘的“古黃池”稱謂就來源于此。

    戰(zhàn)國末期,封丘隸屬于宋國管轄。公元前254年,趙伐衛(wèi),攻占衛(wèi)國的戚城,此時,封丘歸宋、衛(wèi)、趙共同管轄。

    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42年),楚、趙、韓、魏、衛(wèi)合縱伐秦,兵敗,盟于衛(wèi)地。繼而,秦北上滅南燕,囚南燕國君父子于衛(wèi)地燕(延)鄉(xiāng)(今封丘縣城)。后南燕太子病死,南燕國君凄涼滿懷,為追念兒子,遂在延鄉(xiāng)修“封丘臺”(即慕子臺),至此,封丘這一名字始現(xiàn)于典籍。

    公元前207年,漢王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戰(zhàn)敗,驚魂落魄,逃至延鄉(xiāng),路遇翟母贈飯解困,保住了性命,感恩不盡。劉邦稱帝后,封翟母為封丘侯,并置封丘縣,至今封丘縣城尚有翟母井留存。不久,又在封丘縣東南部置平丘縣。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劃全國為13部,封丘屬兗州部陳留郡。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封光祿大夫王遷為平丘侯,平丘為侯國。地節(jié)三年(公元前67年),平丘侯國改為平丘縣。

    三國時期間,戰(zhàn)亂頻仍,曹操曾與袁術(shù)決戰(zhàn)于黑山(今封丘縣城北5公里)。

    在兩晉、南北朝至隋統(tǒng)一中國的360多年間,封丘縣建制曾3次撤銷,3次復(fù)置。

    唐代,封丘屬于河南道汴州陳留郡,著名邊塞詩人高適曾做過封丘縣尉,他的膾炙人口的詩篇《封丘縣》就寫于此。

    五代承襲唐制,后周恭帝顯德七年(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今封丘縣陳橋鎮(zhèn)),兵不血刃,輕而易舉奪取后周江山。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大宋都城北門改稱“封丘門”。北宋之世,封丘皆為京畿之地,隸屬京畿路開封府。北宋末年,封丘縣淪為金人統(tǒng)治,屬于金朝南京路開封府。

    元人忽必烈入主中原,封丘劃歸河南江北汴梁路。

    明代,封丘屬于河南布政使司開封府。

    清初沿襲明制,據(jù)清順治本《封丘縣志》記載:“封域歸隸陳留,或京畿,或兗州東郡。今附開封,皆省會近地也。居大河之北,去省城僅五十里。南直汴梁,廣八十里,袤六十里。然與列境棋牙交錯,東西境盡可百里,南北七十里,故封南郊地,便接祥符。”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月,封丘改屬衛(wèi)輝府管轄。

    中國民國廢除府制,封丘縣歸河北道,直屬河南省國民政府。1916年,張勛復(fù)辟,河南省設(shè)豫北道,封丘縣歸豫北道管轄。1924年,廢除道制,封丘亦復(fù)屬河南省第四行政區(qū)(新鄉(xiāng))。1945年,封丘縣劃歸濮陽專區(qū)所轄。

    現(xiàn)在的封丘縣境南北長38.2公里,東西寬48.7公里,區(qū)域面積1221平方公里。全縣轄8鎮(zhèn)11鄉(xiāng)(其中1個回族鄉(xiāng)),608個行政村,人口約80萬,耕地約120萬畝。

    孤冢人傳梁翟母 古城名起漢高皇

    綜上所述,可見關(guān)于封丘之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為古代一個叫“封父”的諸侯的封地,丘,即墳?zāi)怪猓馇鸺捶飧笁災(zāi)顾诘兀飧甘茄椎鄣暮笠幔灰徽f為楚漢之爭時,劉邦兵敗路過此地,得翟母贈飯,劉邦稱帝時感恩封翟母墓而置。而這“翟母贈飯”的典故也基本被封丘人普遍認可。

    穿過縣城熙熙攘攘的街道,轉(zhuǎn)身走進狹小的胡同里,遠遠就看到了那塊石碑,孤單地立在路邊,背后是一道磚墻,前面則是胡同狹窄的道路。石碑歷經(jīng)風(fēng)雨侵蝕,表面的石灰已部分剝落,但是石碑表面的“翟母井”3個大字卻依然清晰。尤其是那個“母”字,在3個字的中間,停留在這石碑的中間,刻痕看起來深了許多,也讓人不禁想起一位偉大的女性,一段“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傳世美談。

    逐鹿中原正困兵 饑逢簞食豈期精

    話說楚漢戰(zhàn)爭時,劉邦打了敗仗,他帶領(lǐng)的漢軍隊伍潰不成軍。劉邦在亂軍之中迷失了方向,離開了隊伍。他獨自一人被項羽的軍隊追得人困馬乏、狼狽不堪,最后,總算擺脫了敵軍的追擊,逃離了險境。

    這天中午,驕陽似火,劉邦騎著戰(zhàn)馬路過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夜以繼日疲于奔命,真是又饑又渴。他抬眼四處觀望,這時候的田野里沒有一個人,想吃口飯喝口水又到哪里去尋呢?進村求餐吧,又怕被人發(fā)現(xiàn)自己是漢王,偷偷前去報告不遠處的敵軍領(lǐng)賞;不進村吧,到哪里弄些茶飯來解眼下的饑渴呢?正在這時,遠處又傳來敵軍的喊殺聲,他只好再緊緊褲帶,催馬前行。

    劉邦驅(qū)馬趕到延鄉(xiāng)西北角的時候,猛抬頭望見前邊走著一位婦女,那婦女肩上扛著一張鋤頭,手里提著一個罐子,罐子上面擺著一個粗瓷大碗。劉邦見狀大喜,心想,那婦女提著的罐子里必然是飯食,看來今天我有救了。于是,他連忙上前,跳下馬來,對著那位婦女深施一禮說:“這位大嫂,您要到哪里去?我本是漢王軍中一個軍官,今兵敗路過此地,已經(jīng)一天一夜水米沒有下咽了,實在饑渴難忍,大嫂可有粗茶淡飯叫俺吃幾口,救俺一命,日后定當厚報。”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新鄉(xiāng)日報(2013-11-08)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塔鋪與《塔鋪》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