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信陽 >> 文化遺產(chǎn) >> 文遺賞析 >> 瀏覽信陽

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fā)地何家沖:大別高歌永向前(2)

2013/12/13 15:53:56 點擊數(shù): 【字體:

    軍民關(guān)系親如魚水

    記者在何家沖村頭撫摸著紅軍碾軍糧用過的“紅軍碾”,時不時地聽到村里人講述著從上一輩口口相傳的徐海東、吳煥先率領(lǐng)紅軍將士,身背大刀片、騎著棗紅馬,來到村里打土豪分田地,幫助村里干農(nóng)活的故事。

    在何家沖紅二十五軍醫(yī)院舊址,當年紅二十五軍支前隊員、如今已87歲的何國忠老人動情地說,這里是何氏宗族的發(fā)源地,后人一直不舍得居住,但我們卻自愿提供給紅軍做醫(yī)院。因為紅軍是為我們窮人打天下的,是我們自己的隊伍。老人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年村里不少年輕人都自愿幫助紅軍傳遞消息、購買物資,他也是其中一員。

    何家沖村黨支部書記何乾龍是紅軍的后代,他說:“當年紅二十五軍和老百姓的關(guān)系親如魚水,情濃于血!”

    “說也怪,紅軍長征走時,村里雞不叫,狗不咬,像家人出門一樣。”在村頭的老銀杏樹下,何國忠老人沉浸在七十多年前的回憶里:“紅軍剛走,銀杏樹便被雷電劈成兩半,樹干燒得漆黑。人們以為這棵樹會死,誰知一年后紅軍長征勝利,樹干中間又長出了新枝。”

    何大媽救紅軍的故事在大別山流傳了七十多年。何大媽是何家沖的一位普通農(nóng)婦,她冒著生命危險,在村后的山洞里救護過13名紅軍傷員。紅二十五軍傷員余占海被敵人抓住后,她用親生兒子換了回來。大別山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紅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護著紅軍,耗盡了人力、物力、財力。徐海東曾對美國記者斯諾說,1933年11月,我們撤離天臺山、老君山蘇區(qū)時,那里有6萬人;兩個月后返回時,僅剩300名老人和幾名病弱兒童!羅山縣史記載,大革命時期,羅山縣有10萬人參加紅軍,3.6萬人犧牲。

    劉華清將軍后來回憶,當年紅二十五軍西進北上途中,經(jīng)過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部隊每到一地,都要調(diào)查了解當?shù)厍闆r,幫助當?shù)匕傩战鉀Q困難,嚴格遵守紀律,堅決保護群眾利益。部隊進入甘肅靜寧縣以北的單家集和興隆寺等回民聚居地時,軍政委吳煥先及時對全體指戰(zhàn)員進行紀律和政策教育,并寫在街上的墻上。他還親自到清真寺拜訪,召開座談會,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和紅軍紀律。之后,有十多名回族青年參加了紅軍。

    正是有了這種支持,紅二十五軍才在長征途中,戰(zhàn)勝了敵人80多個團的多次“圍剿”,并擴大到3400多人,成為長征途中唯一得到壯大的紅軍隊伍。

    光華燦爛閃出新世界

    如今被定為“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的何氏祠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當年紅二十五軍的警衛(wèi)室、政治部、參謀部等機關(guān)都在這里,紅軍栽下的4棵柏樹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程子華、徐海東、吳煥先等紅二十五軍首長住過的房間,都按原樣進行了修復(fù)保護。

    誕生在鄂豫皖蘇區(qū)的《八月桂花遍地開》,曾唱遍大別山區(qū)。上世紀80年代戴季英和成仿吾等回憶,這首歌是1929年為慶祝蘇維埃政權(quán)建立,借用當?shù)厍{(diào)《八段錦》創(chuàng)作的。當年紅軍的理想是“光華燦爛閃出新世界”,讓窮人都過上好日子。

    如今的何家沖已是豫南山區(qū)的“明星村”,全村1241人,戶戶住新房,組組通公路,家家有電視機、電話、電腦,并通上了自來水。

    今天,羅山縣已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綜合經(jīng)濟實力在全省的排位中,3年時間躍升了13個位次。老區(qū)人民正以紅軍長征的精神,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xiàn)經(jīng)濟又快又好發(fā)展。(來源:信陽日報 作者:周海燕)【原標題: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fā)地何家沖:大別高歌永向前】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新網(wǎng) 2011-08-03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