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周口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周口

周口關帝廟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

2013/12/12 18:11:50 點擊數(shù): 【字體:

 


    不只關帝廟中的木雕、石雕和壁畫技藝讓人嘆服,其內容也有著特別的意義,反映了人們的審美和價值取向。周口關帝廟石雕中有這樣一幅畫,所畫之物,非獅非虎,非貓非犬,而是一只頭上有角,身上有鱗,四肢短粗,掌爪各異,臉同獅虎,尾似蒲扇,回頭望日,血口獠牙的“四不像”。這里面有一個典故,相傳明朝弘治年間,姑蘇城內發(fā)生嚴重鼠害,把糧食、衣物、箱柜咬壞,就連長洲縣(今吳縣)公堂里的“明鏡高懸”、“日出東海”也沒有幸免,長洲知縣派人去請文征明作畫,以鎮(zhèn)禍鼠。知縣派人三次登門,才將文征明請到衙門。酒足飯飽之后,文征明道:“縣公叫畫何物?”知縣用筷子在桌上畫著說:“畫貓比貓大,畫犬比犬兇,畫獅比獅小,畫兔比兔猛,照此畫來——”文征明凝神靜思,然后提筆揮毫,在一張紙上畫了一只如上所說的“四不像”。它歪頭望著太陽,張著血盆大口,獠牙伸舌,一爪握著玉如意,一爪托著金元寶,一蹄蹬動搖錢樹,一蹄踩著靈芝草。畫好后,知縣連連叫好,高興地問道:“文公,此物何名?”文征明一笑說:“想吞天地日月,欲括萬貫金銀,獅兔望塵莫及,縣公自悟芳名。”知縣知道是戲弄自己,很尷尬,但也只好連連點頭。

  關帝廟石雕描述的就是這個故事,是諷刺那些榨取民脂民膏的官老爺與這只野獸一樣,什么都想吃,什么都想要,貪得無厭,甚至連天上的太陽也想一口吞下,于是人們便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貪”。

  這個故事不單單對官,對商賈對世人也同樣有警示意義:為人,戒貪隱忍方能天地寬闊,方能大路平坦。

  實際上,類似的石雕在關帝廟還有很多,它們成為關帝廟一道內在的風景。

  關帝廟的石雕故事

  與“四不像”故事相同,關帝廟拜殿柱礎上的一幅石雕,講的是老馬識途的故事。

  馬被中國人視為尊貴、祥瑞的象征。《拾遺記·周穆王》中記載,周穆王馭八龍之駿巡行天下。在唐朝,馬是最高統(tǒng)治者權威的象征。馬還象征著自由自在通向成功和平安,舊時信使靠騎馬來傳遞信件,人們希望從馬上的信使那里得到親朋好友平安的消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網(wǎng)-大河報 2008年12月26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