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名人名家 >> 身邊名人 >> 瀏覽鄭州

母子“大醫”(2)

2014/1/6 15:28:36 點擊數: 【字體:

    【傳承】

    兒子送醫到基層  母親無保留支持

    目前,已經退休的胡大一,被返聘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和睦家醫院出診。除此以外,他更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積極推動醫學公益和志愿者服務。

    2003年,看到基層眾多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得不到救治,他發起成立“胡大一愛心工程”對我國貧困地區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進行救助。2007年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支持下,成立“中國紅十字會愛心工程—胡大一志愿服務隊”。之后,這個愛心隊伍日益壯大,服務內容也一步步擴展。2011年,成立“大醫博愛志愿者服務總隊”。堅持走西部、走基層,下農村,進社區,上高原,進軍營。為百姓講健康,傳播科學健康知識;就近就地治療,降低醫療費用;培養基層醫生,留下不走醫療隊。

    截至目前,該服務隊已經組織開展大型愛心義診和健康講座200余場次,在24個省96家醫院組織篩查近20萬人次,指導和開展手術6000余例,資助愛心基金、醫療器材價值近3000萬元。

    對于兒子做的這些事情,胡佩蘭最早是從胡大一一個同事口中得知的。

    “挺好的呀,老百姓就需要這。”對于兒子的這種公益行動,胡佩蘭的稱贊毫無保留。

    2013年12月18日至20日,胡大一帶領著幾名專家,回到了河南,開始“大醫博愛基層行”。三天的時間內,他們馬不停蹄,到了鄭州、駐馬店、郟縣、洛陽四個地方,為基層醫生進行免費培訓、組織“健康城市”研討、開展義診等。這樣的行程,其實也是他20多年來的縮影。

    每個月,除了坐診外,他像一個“空中飛人”,在全國眾多偏遠地區留下足跡,為的是幫助基層醫生提高技術,進而推進中國的“大健康”。

    【愿望】

    母親愿干到100歲 

    兒子力推“健康中國”

    隨著母親年齡的增長,胡大一曾多次力邀她去北京同住。但胡佩蘭都拒絕了,理由是:“這么大年紀,北京的工作不好找,不去。”

    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理由,絕非胡佩蘭的玩笑話。在記者的采訪中,她也多次表示:“老人就業不容易,要守住陣地。人活著總得有點兒用處,否則多沒意思啊。”

    作為同行,胡大一對母親的這種堅持,更多的是理解。2013年4月2日,胡大一專門為老媽發了一條微博,微博中說:“老媽97歲生日,我回鄭州看望。老媽現在仍堅持每天上午出診……她看每個患者,不但要問診記錄,還要站起來為患者做婦科檢查,會更勞累、辛苦。我想,她可能是目前堅持上班最年長的醫生……”言語中滿是心疼和敬佩。

    除了堅持出診,母親還干了件讓他十分欽佩和自豪的事兒。

    2000年,聽說共青團鄭州市委正在召集志愿者,胡佩蘭兩次打電話“軟磨硬泡”,最終成為鄭州市年齡最大的志愿者。

    自2005年起,胡佩蘭把退休金和坐診收入積攢起來,捐建“希望書屋”,每個月準時捐款800元。至今已捐款7萬多元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老人的目標是,坐診到100歲,到時候捐夠10萬元。

    “以前知道她當志愿者,但不知道具體是做什么的。”2014年1月1日,在電話中,胡大一告訴大河報記者,他也是前兩年才知道,母親一直在捐建“希望書屋”。

    今年元旦,胡大一從北京給母親打來電話,寒暄過后,胡佩蘭讓兒子幫忙列一些農業科技方面的書名。“估計是打算給農村捐建這方面的書屋。”

    母親的公益行動,也讓胡大一更加執著于自己的醫學公益事業。他說,2014年和之前一樣,他要做四件事:講健康、做預防、走基層、扶民營。【原標題:母子“大醫”】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4年01月04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