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學表演的河南小伙子做到了
為什么呢?
嗨,就因為吹了一個牛
10天,594公里!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吳亞昆、郭彥雷徒步從鄭州走到西安。
昨日下午,身高1米68、體重53公斤的吳亞昆向記者講述了這個故事。
鄭州晚報記者 何濤/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句玩笑話,讓他們走完這段路程
“我覺得牛皮既然都吹出來了,就要把它變得牛氣。我這個人就是這樣,說出去的話就要把它實現。記得原來對我哥說我要去學表演,他不信,到現在我已經學5年了,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23歲的男孩吳亞昆說。
“剛放暑假,一個女同學問我找到暑期工作沒有,我開個玩笑說,先不找工作,我要去流浪。她問"你要去哪里啊",我說要去云南,她說太遠了吧。我臨時決定去西安。”
“我覺得一個人走路太孤單,就告訴同學郭彥雷,他當時就答應了。他給家人打了個電話,他父親說了幾句"有事打電話,注意身體",然后我們一起籌劃怎么走。當時同學都笑話我們,說你們別犯傻了,能走到西安?根本不可能。我就是要讓他們看看,我們有沒有這個毅力。”
踏出去第一步,老天就考驗了他們一下
7月4日早上7點,天陰沉沉的,他們出門買登山包、防雨布、一次性雨衣、防曬防暑藥物,還有維生素片、感冒藥、消炎藥、帳篷、充電寶等。剛走出商場,下起了暴雨,吳亞昆說:“這是老天在考驗我們,看看我們能不能過第一關。”
他們在鄭州汽車客運西站買了張地圖,順鄭上路一直向西。
出發前,他們做了個牌子背在了身上,上面寫有“我們徒步去西安,希望路人提個醒”等話語。
吳亞昆說,他們到上街就迷路了,在山路上轉了3個小時左右才出來,腳上第一次打了水泡。
每天要走10個小時左右的路程,精疲力盡。過了洛陽,他腳上的水泡從一個變成5個。在新安縣的時候,郭彥雷的腳還扭傷了。暴雨,蚊蟲叮咬,迷路,什么困難都遇到了。郭彥雷原先重180斤,回來后減了10斤。
吳亞坤說,旅途中,有困惑有迷茫,也有想放棄的時候,但是他們都堅持了下來。有時候國道上車多人少,走著走著,忽然看到有人家的地方,真想大哭一場。
一路上,他們唱歌,剛開始很興奮,不停地唱。隨著體力下降,特別是思想上有想放棄的念頭時,他們開始唱汪峰等人的勵志歌曲,唱任賢齊的《兄弟》,“有今生,今生做兄弟,沒來世,來世再想你……”他們在路上也爭吵過,但是回來后,兄弟間的感情更加深厚。
好心人、驢友、網友齊相助
吳亞昆最難忘的是在鞏義宋陵公園休息時遇到的一幕,好多人給他們講在戶外要注意什么。“一個退休民警讓我非常感動,他教我們怎么選擇扎帳篷的地方,怎么規劃行程等,給我們說了一個小時,然后帶我們找了個搭帳篷的地方。他還給我們找洗澡的地方,晚上睡覺的時候,送來一根棍子,讓我們防身,走累了可以拄著。”
吳亞昆說,第二天一早5點多他們準備出發,從帳篷里出來,看到一張手繪的地圖放在帳篷邊,當時眼淚就掉了下來。
他們從義馬繼續向西行,到觀音堂時突降暴雨,躲雨時,遇見了一個做戶外工作的男子。雨下得一直很大,對方把他們搭載到靈寶,規劃中的行程就少了3天。
到靈寶后,吳亞昆在靈寶吧里發了帖子,沒想到,網友半夜跑到文化廣場送來肉夾饃。
吳亞昆說,好心人的支持、鼓勵是他們走下去的強大后盾!
從西安回來后,他由宅男變成運動男
13日下午,他們到達西安,玩了幾個小時后,當晚買了回鄭州的火車票。
從西安回來后,吳亞昆從宅男變成運動男,“現在就是坐不住,老想出去。從西安回來的第二天,我騎車去了趟開封”。
對于以后的打算,吳亞昆沒有想太多,打算先找個暑期工干干,掙點學費,他希望能在以后的時間里堅持自己的影視夢,在學好專業的同時,多和社會打交道,增加認同感。郭彥雷希望畢業后投身軍營,當一個好男兒、一個好青年、一個好戰士!
當被問到旅途中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時,吳亞昆說:“只要你去做,再難的事情也會變得簡單。”【原標題:誰啊?這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