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讀徐小龍先生的《河洛風情畫卷》,從《新嬰卷》、《夏糧卷》、《紡織卷》、《婚娶卷》、《年節(jié)卷》,到《百業(yè)卷》、《喪葬卷》、《強身卷》、《舞獅卷》,每一幅畫面,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河洛民情的歷史再現;每一個人物,都是徐小龍先生的至親至友。以至于在創(chuàng)作中,“隨民樂而樂之,隨民悲而悲之。顧不及刻意經營畫面,全忘卻畫作之勞頓”。歷經三暑,巨制始竣,原作總長竟有260多米!他曾在創(chuàng)作札記中感慨道:“意切筆下百媚生,一任草草寫鄉(xiāng)情。橫豎歪斜均不忌,彰揚民俗及民風。”赤子之情躍然紙上。
如果說《河洛風情畫卷》是徐小龍為今日河洛立傳的話,那么,《杜甫詩意畫》和《杜甫行跡》的繪制,則是徐小龍對河洛文明之源的仰慕與追尋!詩圣杜甫生息于斯,既是同鄉(xiāng),更是情志相通的精神偶像。徐小龍立志為詩圣樹碑立傳。于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始,潛心創(chuàng)作《杜甫詩意畫》,歷時6載,結集80余幅,直到2002年才告一段落。與此同時,又沿著杜甫的人生軌跡,創(chuàng)作《杜甫行跡》,先后繪圖120幅,于1992年出版。在那段時日里,他幾乎天天沉浸于杜甫的喜怒哀樂之中,壬申年大年初一都未能停筆。他在后記中深情地寫道:“深夜,我沿著布滿燈火的街道,拖著疲憊的身子,往家里走。望著滿天繁星,暗自揣測,那顆最亮的星星,該是詩圣的星座吧……”
如今的徐小龍,雖逾耳順之年,卻依然根植河洛,激情似火,日日做著丹青繪就河洛風的大事、雅事……
徐小龍
國畫作品
個人檔案
筆名毫丘野夫。1945年生,河南鞏義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鞏義市美協(xié)榮譽主席。其版畫、國畫、雕塑均有一定造詣。曾出版《北京九朝帝王連環(huán)圖畫》、《杜甫行跡》、《中原畫風·徐小龍國畫卷》等畫集;其作品曾參加第七屆全國版畫展,第八、第九屆全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等大型展覽!醭痰澜堋驹瓨祟}:徐小龍:情系河洛書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