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若是對某人或某事表現出鄙夷不屑時,往往會隨口撂出:“遢(tā)灑(sa)!”“真遢灑!”“看他(她)那遢灑樣兒!”
“遢灑”可不是一個多體面的詞兒,它是極瞧不起人的一種說法,是富含貶義的鄭州俗俚,類似于鄭州市面上人們常說的“下三兒”、“腌(ā)臜(zā)”等語匯。解義“遢灑”一詞,便可知道其中的內涵。“遢”即為邋遢,亦同“塌”,一副蔫蔫垂敗的樣子,指某人骯臟不干凈、不講究、不利落的樣子;“灑”為灑落一地、亂糟糟的樣子。鄭州人將兩個不堅挺的字組合成一個俗俚,生動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畫出一個蓬頭垢面、衣冠不整、失意落魄、庸俗貪婪、厚顏無德、行為卑劣的不良形象。由此,鄭州人還衍生出了與此有關的語匯:遢灑痞、遢灑三兒、遢灑孫、遢灑鬼、遢灑貨等。
外表顯得遢灑令人小瞧,為人處世遢灑了同樣叫人生怨,如:“學的恁遢灑,見啥都想要。”具體到如何演繹遢灑,其內容就多了:厚臉皮,貪便宜,吃獨食,耍賴賬,不仁義,不體面,不風光,沒出息,沒成色,窩囊……以上的作為有失瀟灑,因而也就很遢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