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看見爸在媽不在,先問一句:百,俺埋哩?
中午老媽下廚搟的面條,要贊一句:埋,搟哩湯喝著得勁
聽得懂不?這是我們鄭州的老方言
“鄭州話喜歡用身體來形容,如喜歡蹭食是‘嘴搭拉著地’,幫助別人是‘搭下手’”
回家看見爸在媽不在,先問一句:百,俺埋哩?
中午老媽下廚搟的面條,要贊一句:埋,搟哩湯喝著得
進家先找“埋”,“埋”不在“百”在,問:“百,俺埋哩?”
如果你是外地人,乍看這話很拗口,而老鄭州人一聽很親切,在鄭州老話中,媽叫埋,爸叫百。
今日的光陰的故事,不發照片只講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鄭州方言,按年齡,鄭州方言不算老,也就60來歲。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鄭州方言已經消失。現在的鄭州話與普通話很相似,偶爾聽聽鄭州方言,也是一種親切的記憶。 鄭州晚報記者 張華 孫娟
東南西北的村名,方言讀音大不同
王中杰,今年七十多歲,屬于鄭州的“土著”,是南十里鋪人。教過書、從過政,經過商。生在鄭州,長在鄭州,講一口原汁原味的鄭州話。
為此,他還專門編纂了一本書《鄭州方言大典》,用他的話來說,收錄解讀鄭州方言的目的一是為了傳承地方文化,二是方便外地來鄭州的朋友了解鄭州、融入鄭州。
在他的書中,專門對鄭州村名用方言解讀,南郊、北郊、東郊、西郊和城中村,解的是村莊的地理位置,讀的是村名方言讀音。
南郊(京廣鐵路以西、黃郭路以東、航海路以南)
袁砦:方言讀“噦”“只庵兒”。注:“砦”字均讀“只庵兒”。
杏園:方言讀“橫”園。
北郊(農業路以北、中州大道以西、京廣鐵路以東)
毛莊:方言讀“磨阿”莊。
薛崗:方言讀薛“各阿”。
琉璃寺:方言讀琉璃“寺兒”。
東郊(中州大道、京廣鐵路南段以東)
崔莊:方言讀“翠挨”莊。
毛莊:方言讀“嚒”莊。
西郊(航海路南、京廣鐵路以西、嵩山路、黃郭路以西)
韓砦:方言讀“孩”砦。
岔河:方言讀岔“濠”。
東、西連河:方言讀西“烈”“濠”。
城中村(東環路以西、西三環以東、航海路以北、農業路以南)
弓莊:方言讀“郭阿”莊。
楊莊:方言讀“依約”莊。
陳莊:方言讀“拆”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