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三門峽等地舉行河南文物珍寶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2013年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將在陜西省咸陽市舉辦
時間:6月9日上午
地點:鄭州
□首席記者張體義實習生逯靚文記者李康圖
本報訊6月9日上午,中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鄭州)活動開幕式在鄭東新區藝術中心廣場舉行,省委副書記、省長郭庚茂宣布活動開幕。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童明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鐵代生,副省長張廣智,省政協副主席龔立群等領導出席開幕式,并共同擂響“文明傳承”之鼓。
2012年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是“文化遺產與文化繁榮”,口號為“相約天地之中,傳承華夏文明”。主場城市活動由國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文物局、鄭州市人民政府、登封市人民政府承辦。開幕式以“重讀鄭州”為策劃主線,著重體現并表達“創世王都”、“發現鄭州”及 “天地之中”等鄭州優秀的文化遺產概念,全面展示鄭州作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文化內涵。開幕式結束后,有關領導和嘉賓參觀了“創世王都”和鄭州“十大考古新發現”兩大主題展覽,觀看了經過全省各地精選的民樂、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民間文藝、傳統手工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精彩的展演吸引了大批市民觀看。
6月9日至8月9日
看河南文物珍寶 探華夏文明之源
□首席記者張體義
本報訊由河南省文物局主辦,河南博物院承辦的“華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寶展”6月9日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東側臨時展廳與公眾見面。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編鐘、九鼎八簋、金縷玉衣……一件件精美的文物讓觀眾嘆為觀止。
該展覽匯集河南省18家文物單位收藏的出土文物精品160余件,時代從夏一直延續至北宋,分“帝國形成”、“匠作技藝”、“宗教與藝術”三部分,多方位再現華夏文明的發展歷程。
從6月9日至8月9日,公眾可以根據河南博物院的開放時間免費參觀。
少林寺塔林保護工程啟動
時間:6月9日下午4時
地點:少林寺塔林
□記者李嵐
本報訊6月9日下午4時,少林寺塔林保護工程啟動儀式在少林寺塔林前廣場舉行。
少林寺塔林是我國現存數量最多的墓塔群,現存從唐代貞元七年(791年)至清代嘉慶八年(1803年)之間的唐、宋、金、元、明、清歷代和尚磚石墓塔228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新建了行政、德禪、素喜三個大和尚的墓塔。
此次少林寺塔林修繕保護將依據文物部門的檢測和殘損程度等級劃分,對塔林進行精心維護,對環境進行整治,確保塔林得到有效保護和長久保存。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開工奠基
□記者鄭松波
本報訊6月9日,中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當天,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同時開工奠基,這兩項工程建成后,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將成為展示和保護3600多年前中國商王朝的第一個都城——亳都遺址的重要場所,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則告別沒有專門辦公場所的歷史。
據介紹,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位于同一片區內,總規劃占地面積165畝,工程總投資5.6億元。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監測中心成立
時間:6月9日下午3時
地點:登封嵩陽書院
□記者李嵐
本報訊6月9日下午3時,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揭牌儀式,在嵩陽書院西院(原古考場院內)舉行,這標志著登封“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全面啟動。
“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共8處11項,分布于登封市區周圍,涉及禮制、宗教、教育和科技等領域,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建筑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筑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筑群。
據了解,“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對象分為遺產本體(含附屬文物)、古樹名木、影響因素、保護管理、安全保障、監測工作實施保障等六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