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由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市編委同意在鄭州市群眾藝術館增掛“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牌子,負責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2006年8月,根據《河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實施方案》,結合我市實際,起草了《鄭州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對我市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起到了推進和規范作用。
我市少林功夫、滎陽萇家拳及新密超化吹歌、小相獅舞、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先后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入省市非遺名錄項目數量增多。登封窯、嵩山木版年畫、獨腳舞、鬧閣、新密挑經擔、黃河澄泥硯、磚雕、密玉俏色雕刻、高浮雕傳拓技藝、朱氏古建筑彩繪、香包、面塑、泥塑、登封焦蓋燒餅、登封芥絲(片)等項目,對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強文化軟實力打下了良好基礎。趙恩民泥塑受邀參加上海世博會,不僅受到了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的盛贊,還應邀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副總干事漢斯塑像,受到了國際友人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