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文化遺產 >> 文遺動態 >> 瀏覽鄭州

許姓先祖許由根在河南箕山 曾拒絕堯“禪讓”

2014/12/19 11:26:20 點擊數: 【字體:

   許姓先祖許由根在河南箕山 曾拒絕堯“禪讓”
箕山山頂上的許由墓
許姓先祖許由根在河南箕山 曾拒絕堯“禪讓”
后人所畫的許由像(資料圖)
 


     農歷大年初五那天,兩名廣東男子來到河南登封找到王道生,稱自己是許氏子孫,欲登箕山拜謁得姓始祖許由。

    王道生是河南許由與許文化研究會會長,他介紹,“許”在中國百家姓中排行第20位,是發源于河南的古老姓氏,之后許姓人向全國遷徙,現已經遍布全球。

    如今,許姓族人與許氏文化研究者均認可:“許”這個古老的姓氏,就是由許由得來。在登封市箕山周圍,流傳著很多許由的傳說。

   堯舜時期傳下的姓氏

  在眾多許姓人眼里,許氏得以遍布全世界,都是從箕山開始的。

  2月7日那天,河南商報記者在河南許由與許文化研究會會長王道生的指引下,來到箕山腳下,尋找關于許姓由來的故事。

  根據王道生目前研究的成果,許姓是由更為古老的“姜”姓發展而來的。上古時期,炎帝神農氏出生在“姜水”,便以姜為姓。神農氏裔孫伯夷名字叫“由”,居住在許地,便稱為“許由”。

  據史料記載,許由是陽城槐里人,也就是今天的登封市箕山槐里村。槐里村是箕山上的一個小村莊,在登封市中岳嵩山南側,潁河北岸,距登封市區15公里。“許祖爺出生在我們這兒,死后也埋葬在這兒。”一位槐里村村民說,這樣的說法世代相傳。

  關于許由死后葬在箕山,最早的文字記錄是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伯夷列傳》,文中寫道:“余蹬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   不過,箕山山頂上現存的許由冢與許由廟則是后人所建。守墓人馮長松說,自己在此義務守墓已經5年,之前也都有人看守,幾乎每天都有人上山拜祖。

  據介紹,許由死后,后人因敬仰許由而將“許”作為自己的姓氏。《急就篇·注》里提到,以許由的“許”為姓,成為許姓最早的得姓緣由。   如今,槐里村仍散落著許多許姓村民,均以許由后代自稱。

  拒絕“禪讓”,河邊洗耳

  王道生已做了十多年許由文化研究,在他與著名姓氏文化專家、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立新合著的《根在箕山》一書中介紹,堯舜時期,是我國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過渡時期,當時的國家形態為城邦國家基礎上結成的方國聯盟。   許由是許部落的一個酋長,道德高尚,才干出眾,部落在他的帶領下拓荒耕田,拓寬疆域,使得潁水流域上下千余里五谷豐登。

  據傳,部落聯盟領袖唐堯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四處尋訪賢人,發現了許由,決定把天下讓給他。許由嚴詞拒絕,逃到箕山隱居起來。

  于是堯又派人找到他,請他出任九州長官。許由跑到潁河邊洗自己的耳朵,表示這種話污染了自己的耳朵。

  這個傳說,在晉朝人皇甫謐的著作《高士傳·許由》中,有這樣的記載:“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這段傳說被后人反其意而用之,便有了成語“洗耳恭聽”。在箕山西麓一個峽谷里,有一個長約3米、寬5米、深約1.5米山石鑲砌的水池,被稱為“許由洗耳池”,至今仍是附近村民的水源。   其實,與許由相關的成語還有很多,包括“越俎代庖”、“一瓢掛樹”等均與許由淡泊名利、隱居山林有關。

  許由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隱士,被奉為“隱士鼻祖”。李立新說,許由正是因淡泊名利,贏得了后世尊敬。

  死后受封“箕山公神”

  李立新說,根據研究成果,可以認定現存在箕山的許由墓,就是許由所葬之地。這個許由墓在箕山北段,墓前有后人立的碑文,上書:“祖乃許由,根在箕山。”

  墓周圍是一段石塊壘成的墻壁。這段墻壁,就是有名的“許由寨”。王道生說,許由寨就是當年,許由為防止野獸侵擾和部落間的格斗而率領族人修筑的。

  記者發現,附近村民已經將許由當作神仙來供奉。在許由墓旁邊,有一座后人修建的許由廟,里面供奉著許由與許夫人。

  守墓人馮長松說,許由死后被封為“箕山公神”,附近村民很少稱呼許由名字,而是叫“祖爺爺”或“許真君”。

  每年農歷六月初九和八月初一,是許由的忌日和誕辰,這里會舉辦兩次盛大的廟會。不只是附近村民前來祭拜,海內外許氏后裔也從四面八方會聚箕山,祭拜許由,祈禱平安。

  據傳,許由先后有三個妻子,也都是箕山附近的村莊居民,后人仍舊時常前來祭拜。

  “許”,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雖然許姓的人大都認可,許由是許姓的得姓始祖,但對于許由生于登封、葬于箕山的說法,還有很多爭議。據了解,在河北行唐、河南許昌均有許由墓,也有很多以“許”命名的村莊。

  王道生也理解,“其實這樣的爭論都源于對許由的敬仰,還有就是各地都是希望利用許由的名氣,來招商引資,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這對研究許由精神和許文化來說,并不是壞事兒,是一種文化現象。”王道生說,就像很多人承認許由為許氏祖先,不是血緣上的認同感,而是文化上的認可。

  從李立新與王道生研究的成果看,許姓人的遷徙從許由時代就開始了。許由在隱居前,就帶著部落族人,沿著潁河向東走,尋找更合適的生存環境。因許昌地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于是就讓族人安頓了下來。

  及至西周初年,許由的后人許文叔受封于許國,許姓開始得以大規模發展。

  許氏祖訓

  一曰完田糧以實國賦;二曰先孝友以重綱常;三曰謹婚姻以免玷辱;四曰相體恤以聯血脈;五曰息爭訟以全和氣;六曰警非為以安生理;七曰分主仆以別尊卑;八曰節冗費以敦儉樸。

  許由軼聞

  箕山許由廟旁,還有一間祠堂,里面供奉的是許由的三位夫人。

  相傳,許由最早的夫人黃氏,婚后不久就去世了,沒留下后人。于是,許由就娶了大冶鎮劉碑村的趙氏。趙氏與許由生活的時間最長,后代都是趙氏所生。

  守墓人馮長松說,其實,許由還有一位王姓夫人,是在許由死后才結為夫妻。

  據傳,許由從許昌回箕山時,路遇一地生了瘟疫。許由作為部落酋長,嘗百草解救眾生。瘟疫祛除后,一戶王姓人家愿意將女兒嫁給許由。

  許由拒絕了,王氏沒有生病,卻立即離奇地死亡了。許由死后成了神,后人也將王氏列為祭拜對象。如今,這三位夫人享受許氏后代的香火,被當地人尊稱為“祖奶奶”。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4-02-2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