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蘇奇印花布是我國古老的手工印染紡織品之一,其色彩濃艷不俗,花的變形圖案和協調對比,其藝術形式透露出濃艷的文化底蘊,它的紋樣千姿百態,色彩清新素雅,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蘇奇印花布是河南省安陽縣永和鄉蘇奇村蘇家祖傳五代產生的民間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均為父子相傳。第一代為生活于清代的蘇三德傳其而子蘇則光,現在傳到第五代蘇家之子蘇海亮。蘇奇印花布流行于豫北冀南等地,晚清至中國成立后,到上世紀80 年代,廣大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它的蹤跡。解放前,蘇奇印花布花樣繁多,品種也多,據傳有幾百種花樣圖案。文革期間,大量印花版被銷毀,如今保留下來的僅有六,七十塊。所幸的是,多種花樣還留有樣稿。七十年代后期, 蘇奇印花布又恢復生產并且在當地頗受人們喜愛。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機械化新工藝的走俏,進入二千年,這種傳統的印花布漸漸遠離了人們的生活,民間已不再使用這種印花布,而僅作為一種古老工藝品進行保護性制作和為民間美術愛好者 的收藏提供數量有限的實物。
蘇奇印花布以民間粗布為印材,以鏤刻紙板為主要印刷工具而制作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種。它產生于農耕時代中國印花布藝術不發達時期,主要印制家庭用的褥子,門簾,床單,枕頭等裝飾品,也用于新娘陪嫁物品中的物質品,如包袱, 門簾之類。該印花布的制作工藝屬純手工制作,題材取自于民問吉祥圖案,如牡丹,菊花,鳳凰,鴛鴦等,其色彩調配新穎印出來的花布工藝性強,淳樸自然。通過對安陽蘇奇印花布的由來,發展,以及在其工藝制作過程,紋樣造型,題材,寓意和創 新等方面的研究,明確地顯示了安陽蘇奇印花布所獨具的審美價值和藝術特點。 安陽蘇奇印花布制作工藝大體是分兩個步驟:
一、制版
首先說說制版工具,印花布制作所需的刻版工具有剪刀,鐵,削刀,挖刀,刻刀,規矩等。在制作過程中首選是用綿紙多層,每層中間涂上熟桐油使粘貼到一起,然后在表面繪圖,等于了再把繪制好的圖案用各種刀具鏤空,成為過色印版,一色一版。常見有藍底白花,黑底白花來印褥子,也 有用白色或者彩色的單色布進行套色印刷,形式多種多樣,各種彩色底的包袱之類都是這樣的工具印制成的。
二、印刷
蘇奇印花布是采用古老工藝純手工印制的家庭用品,印刷是形成花布的關鍵環節。首先用民間手工織制出的粗布,它精選制造質地精細的白土布為印材,錘平撫展,在開始印制過程中或者印多色時,套色版要先印淺色然后后印深色,印單色時先用特殊的材料印上痕跡,而后染色,再把特殊的材料痕跡去掉,剩下理想圖案花色,印染工具有桌案,板刷,圖版,色盆,平刷,棒槌,錘布石等。印制完成后通過用撐桿,平桿,吊環,布墜等方法的晾曬。完整的工藝就完成了。蘇奇印花布是用了很獨特的工藝制作印版,最別致的方法調色套版印染,其效果層次分明,變化豐富,摩擦洗滌,歷久而不褪色,實屬中國布藝印染史上極具地方特色的一項絕技。
蘇奇印花布是農耕時代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實物例證,它源自于古老的紡織,印染,加工布藝。從農民手工紡線,手工織布,手工印染到追求布制品的實用和美觀,表現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表現了印染工匠的智慧和 創造能力。在純手工紡織的粗布上印制上花樣圖案,是民間工匠對古老的民間美術,民間印染工藝的綜合創造,它既具有美觀莊重的傳統特色,又有民間工藝的獨特,玄妙之特點。
就其藝術特點方面來看蘇奇印花布的紋飾紋樣極其敏銳地映現出當地文化的特征。紋樣的表達意境與人的心靈情感緊密相連。平面空間的巧妙分割,虛實主次的處理,以及變化與統一,條理與反復,均齊與平衡,節奏與韻律,比例與對照等 形式法則的運用,無一不體現了豐富的裝飾性和有意味的形式美。制作印花布在很大程度上要受 到民俗觀念的制約,同時制作印花布是我國一項古老的技術,工匠在設計和制作印花布時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古以來源遠流長的傳統哲學觀念的影響,這些民俗觀和哲學觀會自然而然地體現在印花布的題材,構圖和色彩上。該印花布構圖質樸典雅,花色樸實莊重,整體效果美觀大方,而所印制的花紋圖案充分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力。
蘇奇印花布多用一些象征性的圖形。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花卉,蟲鳥,植物等表達作者祈盼吉祥趨吉避兇的美好愿望;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祿,壽”題材,祝愿老人健康長壽;兒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圖案,以取避邪鎮惡,希望小孩子象小老虎一樣健壯;新婚夫婦用品喜歡用鴛鴦戲水,蓮(連)生貴子,鯉魚鬧蓮(象征婚姻和諧)圖案,期盼家庭美滿,多子多福,姑娘送給情郎定情香包,手帕等。以蝴蝶翩翩起舞之形或并蒂蓮花圖案含蓄地表達隱藏在姑娘心底的秘密,浸染著愛慕之情或神話傳說。蘇奇印花布網案最常見的是各種花卉紋樣,主體紋樣多為枝葉,花蕾,蔓草,主要花飾有石榴花,牡丹花,芙蓉花,梅花以及無名的八瓣花,六瓣花等。還有各種幾何圖形如方,圓,三角,菱形,星形,新月形,直曲線條,鋸齒形等的運用,印花布紋飾豐富多彩。
蘇奇印花布紋樣是由點,線,面組成的花紋和圖形。紋樣分為單獨紋樣,適合紋樣,連續紋樣和綜合紋樣,紋飾紋樣具有直接反映生活特征的突出特質。紋樣用于裝飾,可謂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其題材,紋樣組織形式千差萬別,但是絕大多 數紋樣均取自于客觀原型,往往是從一種基礎紋樣經過演變,推移,擴展而成為多種紋樣的。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源于實物而非寫實自然的變形紋樣。以獨立的形式組合成非現實的空間。大量紋樣的幾何形構成強化變形風格的圖案紋飾。蘇奇印花布是一種極富民俗特色但已瀕臨滅絕境地的布藝品,是綜合印染工藝于一體的民間絕技,不僅有其藝術價值,還包涵著豐富的內涵。蘇奇印花布是農耕時代與農民生活,民俗禮儀密切相關的日常用品,它對研究農村的民俗風情,農民的意識形態,風俗習慣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當它進人家家戶戶的生活當中時,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民間美術的推廣與發展。蘇奇印花布以宣傳真善美為主題內容,起到了凈化心靈,調理民風,張揚正氣的作風,具有不可低估的社會宣傳價值。
藝術與生活的結合,有強烈的審美意義,其藝術性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其內涵就是把豐厚的文化作為追求的主要目標。中華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紋飾文化。當人類進入新世紀之際,要使 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民間紋飾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融入新的時代生活,它不僅要保留中國民間傳統圖案的合理要素,而且又輕其形,重其神,融人現代理念,愿蘇奇印花布有更為長遠的發展,更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作者: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