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梆系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劇種,因起于舊懷慶府(今沁陽)一帶, 懷梆故名懷梆,俗稱懷慶梆子、老懷梆、小梆(班)戲、懷調,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陽、博愛、濟源、孟州、溫縣、武陟、修武、原陽、獲嘉、焦作、新鄉(xiāng)一帶。其前身是由圍桌說唱祈雨演變而來的海神戲,形成于明洪武、永樂年間。舊時每當大旱,人們在神前陳列供品,于盤中放一小蛇當“河大王”敬奉,組織一些藝人,不化裝、不登臺、不表演,就地圍桌說唱,祈求降雨。后逐漸演變?yōu)榈桥_化裝表演。2006年5月20日,懷梆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