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洛陽

學海浩茫見精微——訪書法家李剛田先生(3)

2012/6/29 9:11:28 點擊數: 【字體:

000件作品,一上午要看完。三個小時要看3000件,分到每件作品上又有多少時間呢?只有幾秒鐘!比如說這3000件留100件,那么過目的作品,沒人讓你留的就算落選了。但這4個評委沒有細細地讀你的作品,而是就看了一眼?吹氖裁矗吹木褪悄阕髌返男问,你的筆墨感覺!你不能像過去那樣,只追求一種文人的雅,必須要注意形式。當然只有形式沒有內涵的作品,在第二輪評選中也會下的。但第一步吸引住評委的眼球的工作,你必須要做,不要認為是膚淺的。這里包括筆墨感覺、用紙、染色做舊、打朱絲欄等等。

    還有就是落選后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埋怨評選機制。首先要認清展覽的主流,每次展覽,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不可否認,基本上還是好作品上來,差作品下去的。“屈死鬼”肯定有,30000件只要1000件,那29000件里面好作品多的是。但入選作品的主流是好的。如果讓普通作者當評委,當過幾次也會明白,評委大部分還是公正的,是認認真真的去評選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刀切,評委的構成、評委的學識所限,有些評委不懂篆刻、篆書,分到了篆書組,盲目性就很大。評委憑自己感覺劃票,這時作者就吃虧了。還有社會影響和非藝術影響,比如親親疏疏的關系、師生的關系、收人家好處的關系,你去抱怨這些也沒用。你有事實根據,可以去法院告他。這些事情在現代社會是難免的,但他畢竟是擺不上桌面的,是見不得陽光的,也永遠成不了主流的,F在天天抓貪官,還是有人在跑官、在買官。我們只有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把非藝術因素降到最低,但完全沒有,是不可能的。不能因為沒有入選就怨天尤人,就不再寫字了,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

    薛:現在青年人學習書法基本都是自學,不可避免地要走一些彎路,在您看來青年人學習書法最應注意哪方面的問題?

   李:學習書法,沒有什么彎路不彎路的,任何彎路都是必要的。比如我小時候寫《多寶塔》,現在看來沒多大意思,但對我書法的積累是必要的。還有寫大字報,文革期間寫大字報,對練筆有好處。學時人的,未必沒有好處,時人的東西入手很快。寫古人《散氏盤》,你不知道怎么下筆,但你一看王友誼,原來是這樣寫的,過不了幾天你也會寫了。所以學時人也不算什么走彎路。

   任何彎路都是必要的,就是你在學書的道路中,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推翻自己才能進步。書法之路不要設計,首先你要喜歡,要廢寢忘食,可以一天寫八小時的字而不知道累,你不要抱定我每天寫八小時的字,三年后我就是書法家、篆刻家,可以賺多少錢。如果是這樣,你肯定寫不好字。要感到學習書法很愉快。我年輕時候,干的是體力活。回到家,家里飯沒做好,一身臭汗沒洗,就光著膀子趴在那里寫小楷。雖然干的是很苦的活,但一寫字,就不覺的苦,一點也不覺得熱了。等寫完這一張去吃飯的時候,身上的衣服已經濕透了,汗流在鞋里自己都不知道。這是一種快樂,當時我也不知道自己會干書法這個行當。

    興趣是第一的?梢杂幸粋大的學習方向,跟著感覺走就行,不要怕走彎路。今天喜歡王羲之,過兩天膩味了,又去學習另外的碑帖,這完全正常。就像狗熊掰玉米一樣,掰一個扔一個,最后反思一下都有好處。我是幾乎見到的碑帖都憑著興趣去寫,厭煩了就丟掉,其實現在書法都是跟著感覺走的。

    學習書法要注意兩端,“技”和“道”。所謂的“技”,就是基本技法要過關,要下過細的功夫。比如這個碑,我寫不像,那么我先描上兩遍,這個看似笨的方法,實際有很大用處。如果臨了10遍臨不像,描了一遍后,感覺大不一樣。我寫魏墓志就是這樣的方法,先用復印機復印,然后描,一下手便能感覺到帖中細微的地方。孫過庭書譜中說:“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只有下了笨功夫才能寫到翰逸神飛的境界。臨帖不要像抄帖,一定要動心思去寫。

    “道”指對藝術規律的把握,同樣很重要。道的最高境界是虛無,虛無是什么,是一種不可名狀的東西,比如說天人合一。道是很玄的東西,用具象去解釋,只好說它是藝術的規律吧。一定要懂得書法審美觀。有些基層老作者,寫了一輩子寫不好,你不能說他沒下功夫。他缺少的就是審美、開眼界,他沒見過什么是好東西。“道”很重要,思而悟,悟而思,學而悟,悟而學。書法講究的是技進乎道,所以老是思考書法的美,去讀帖、讀碑,交友,交高層次的朋友,重要的展覽去看,提高眼界。技和道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廢。偏廢一個方面,就成就不了書法。只有道不行,比如大學者,眼界很高,可從來不臨池,那么他寫字也是很糟糕;雖然天天練字,但修養上不去,那么寫出來的字格調很低下。手上功夫和胸中功夫相結合,才能成就書法。

    薛:中國書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誕生了王羲之、顏真卿、懷素、米芾、王鐸等大師級人物,您認為當今書壇會不會產生新一代的大師級人物?

    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談這個問題,為時尚早,大師不是現代人說的,而是應該讓后人去評說的。300年前,王鐸是大師,又過了100年,于右任成為了大師,這都是經過時間歷練的。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也需要一種“大師意識”。大師的產生,是有特定條件的。比如王鐸,他就具備幾點,一是他對書法的投入,那么高的官,每天都還作書,全身心地投入藝術。他對帖吃的很透,作品表現力又很強,書法是一流的,在當時就很紅。第二點,他是歷史文化名人。他是重臣,兩朝尚書。詩文作的也多,是政治名人又是文化名人。他經過了近400年的時光檢驗而不朽,肯定就是大師了。

    另外于右任,字寫的也好,他能在帖派式微、碑學興起的時候把碑寫的那么好,在晚清何紹基、趙之謙、康有為之后,獨領風騷,在碑帖交融方面做的最好的。他是辛亥元老,是西北軍總司令,是國民黨監察院院長。他的政治地位、人格魅力和書法藝術融合到一起,歷經百年,愈發光輝。所以大師必須要經得起時光的檢驗。

    當代大師的誕生必須要具備幾個條件,首先是字確實寫的好,還有就是社會認知度。比如李嘉誠,他是一個富商,他如果字寫的好,那么就具備成為大師的條件?上粚懽。寫字好和認知度要有結合點,最關鍵還要經得起時光的檢驗。有一些書家,生前字賣的很貴,現在人走了,字卻跌了。這就證明他某個條件不符合,出現問題了。

    還有其他的例子,寫字好是第一性的。比如孫過庭,字是一流的,理論文章也是一流的。但他只是一個管理武器庫的小吏,沒有什么顯赫的地位。但是后來經過歷代帝王、重臣、書家的吹捧、抬舉,也成了一代大師。像這樣的例子在西方也有很多,西方有些畫家,活著時候連肚子都填不飽,死了多少年后,人們才去注意他。這是為什么?一是畫確實好,二是有市場,有人在抬舉他。

    我認為大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完善的人,然后人格的魅力和對社會的建樹、藝術的投入達到達到完美的結合,這樣就可以稱為“大師的胚子”,最后通過時光的驗證。我們這個時代不能說有沒有大師,而是看有沒有具備大師資格的人。乾隆皇帝貴為天子,當時字留的到處都是,肯定也很貴,但書法史上卻一筆也沒有留。因為他不具備藝術本身的價值觀,即使是皇帝也不行。字寫的好是第一性的,你寫的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作者:薛明輝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兔袼拙W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