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中國長壽之鄉——夏邑(2)

2013/12/24 16:07:25 點擊數: 【字體:

 克勤克儉者長壽

 夏邑縣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冷暖適中。虬龍溝、巴清河、沱河、東沙河等河流橫穿全境,水質優良,生活飲用水達到GB/T5750-2006標準;空氣清新,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境內森林覆蓋率達到26.9%。當地物產豐盛,小麥、玉米、大豆、紅薯、蘋果、食用菌、各類時令蔬菜均是餐桌上常見的食品。采訪中,記者特別關注了該縣百歲老人的飲食起居和日常生活,感覺有幾個比較突出的共性特點。

 一是順其自然。北鎮鄉林樓村老人張德云,年幼時隨父母逃荒要飯,年輕時是方圓有名的接生婆,今年已經106歲,和71歲的兒媳婦常桂英相依為命。兩位老人居住的房屋雖有些破舊,但偌大的院落卻是綠陰環繞,秋梅豆、南瓜等爬滿了院墻的里里外外。常桂英說,這房前屋后的瓜菜,都是點上種子隨便長,從來不上化肥,不打農藥。俺娘倆一年四季,種啥吃啥。坐在房門口的張德云老人聽力尚好,馬上說,“我啥都吃,好喝酒。”常桂英說,“俺娘年紀大,不敢讓她喝多,一天三四兩。”四季常新的農作物和蔬菜,調劑制作一日三餐,少葷多素,保證了老人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顯現出良好的養生效果。

 二是勤勞刻苦。劉保義,北鎮鄉朱樓村老人,現年103歲,一生務農,生有一女兩男,目前和小兒子一起生活。因妻子去世較早,他既當爹又當媽,織布、做棉衣、洗衣、做飯等一切家務都會做。目前,生活仍然可以自理,一日三餐,每餐一碗湯,兩個饅頭。一輩子勤苦勞作的習慣始終不變,去年老人還能拉著架子車到地里割草。動可延年,思能抗衰。大部分百歲老人操勞一生,克勤克儉,鍛煉出了過硬的身板,并養成了早睡早起、勤苦勞作等生活習慣,有效增強了身體的抵抗力。談起老人的日常生活,其親屬幾乎都說,一生無大病,基本不吃藥。

 三是性格爽直,開朗豁達。何營鄉膠劉村劉伯明夫婦都是百歲老人,妻子劉周氏104歲,劉伯明100歲。記者問劉周氏家里有幾代人了,現在身體咋樣,她頗為幽默地說:“俺孫都當爺爺了。”劉伯明迫不及待地說:“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的記者來俺家,我騎著三輪車,他們都追不上我。”現年103歲的業廟鄉何樓村高莊高賈氏老人,紡花、織布樣樣精通,雖是個女流之輩,干起農活兒卻是個好把式。她性格開朗,通情達理,曾當過村里的婦女隊長,勞動積極,樂于奉獻,一直受到村民的好評。現與女兒、女婿一起生活,五世同堂。

 除了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外,該縣的高壽老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具有長壽遺傳基因。王集鄉馬莊村馬張氏和本鄉司道口村張氏本是同胞姐妹,今年都已104歲。今年已經101歲的曹集鄉農民郭允千,其家族親屬均長壽,年齡大都在90歲以上。

 老有所樂者長壽

 夏邑的百歲老人,前半生生活在舊社會,多數人都有著貧困經歷,生活質量更是無從談起。如今這些百歲老人之所以能夠延年益壽,也和趕上了好日子有關。

 改革開放以來,夏邑人民大力弘揚孔祖文化,以科學發展觀打造孔祖文化品牌,推動了夏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該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9145.5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06.20元。2007年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分別占總人口的19.3%和30.6%。作為2003年河南省首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試點縣,去年該縣參合人數已占總人口的85%。

 夏邑縣全民體育活動廣泛開展,體育設施和健身人群遍布城鄉。健康養生已成為夏邑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每到休閑時間,公園里、小河邊、樹陰下、村里,到處可見成群結隊的男女老少在跑步、打太極拳、舞刀、耍劍、踩高蹺、打腰鼓、玩魔術雜技等,給城鄉增添了一條亮麗的風景線。2001年,該縣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全國武術之鄉”。

 該縣老年書畫院、老年體育協會、老年鼓樂隊、老年文藝隊等,經常組織開展各種文體活動,既讓老人鍛煉了身體,又使他們精神愉悅。目前,全縣24個鄉鎮均建有敬老院,縣城建有老年公寓、托老院,為2100多名老人安度晚年提供了保障。該縣的120名百歲老人,每月都可以從民政部門按時領取100元敬老補助。該縣衛生局副局長彭立夫告訴記者,該縣有衛生技術人員4320人,能為群眾的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2011-11-5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浚縣民俗文化節民間藝術引人注目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