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李洱:真相的多個角度(6)

2013/7/26 9:22:41 點擊數: 【字體:



    主持人:華麗!

  李洱:那么我們通常說一個宮殿非常華麗,但我們沒有人說非常華麗的腸子,這個腸子流下來非常華麗。但是我們仔細想一下,他用華麗也好,他用簡潔明快來形容耳朵被割掉的人頭也好,我們發現他的詞在詞意上非常準確。在詞意上他的這種用法跟一般人不一樣,但是他能夠給讀者非常深刻的記憶。就是這種畫面感非常非常強。那么這屬于莫言的一種特殊 
的才能。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多費一些時間來聊聊。我覺得這差距就是一個大眾閱讀跟作家自我表現自我寫作中間存在的一個矛盾吧?梢哉f,像莫言這樣的作家很有代表性,這么長時間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引起反響比較大,尤其是媒體的炒作。但真正大眾在閱讀的時候,我作為一個普通讀者在讀的時候,我為什么就很難產生一種像您這樣專業作家能夠體會到作者的這種快感?這個是不是普通人跟作家有區別呢您覺得?

  李洱:作家,就是他首先要給讀者非常準確的感覺。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中國人看那個殺人啊,我們想以前在菜市口看殺人的時候,那可以說是非常激憤的,非常歡樂的,那是一個歡樂的海洋,就是說他必須,他這種寫作必須適合這種非常歡樂的氣氛。非常歡樂。那我們可以說它是悲劇,比如說我們以前不管殺譚嗣同也好,殺這個戊戌君子吧,那么當時所有殺這些人的時候,整個中國都是歡騰的,整個中國都在歡呼,那么只有極個別的人知道他們的價值。那么當時媒體也是歡呼,那么當時如果有電視臺的話,我估計電視臺還要直播,那么所以說當時是非常歡樂的。那么這樣一種歡樂,魯迅也經常寫。那魯迅他本人的性格因為比較內斂,他的寫法比較節制,所以我們感覺不到,實際上我們看魯迅寫這個殺人的時候,魯迅也有抑制不住的快意。魯迅啊,就是說,他這種寫作要跟當時那種氣氛相協調。所以在讀者看來,讀者就看到這樣非常歡樂、酣暢流利這樣一種感覺。我覺得這非常真實。不這樣寫反而寫的不真實。

  主持人:咱們這個貝塔斯曼的藍色沙發現場秀的活動呢,這是進行到第四位嘉賓李洱。我不知道在場朋友們,前幾場看沒看過。那么通過剛才的談話呢,就我個人來講,我覺得跟李洱的談話我的收獲是很大的。起碼讓我作為一個愛好文學的人明白了,粗淺地明白了,在欣賞一些作品的時候,你的第一次閱讀的感受,值得你去認真的考慮,但是不要簡簡單單的相信你第一次閱讀的那種感受。在當你拿不準的時候,可以找一些這方面的專業人士評價的作品來看一看,可能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這部作品。因為像莫言的《檀香刑》出來以后啊,普通的讀者反響是不好的,我在采訪他的時候呢,莫言先生也覺得很無奈,他說這個要讓時間去檢驗吧。我說那您要不要對您的書做出一個自己的解釋呢?他也做過這個解釋。但是他覺得我作為作家跳出來再解釋我的作品,這個好像有點諷刺了。但是我覺得這樣的作家值得我們踏下心來慢慢來理解他的作品。我起碼覺得您剛才所說的,那我再理解這個殺人的場面,這么殘酷的場面的時候,我會覺得,他是跟這種,超碼是跟國民性,跟當時的這種社會的狀態是吻合的。人們對于殺人就是帶著一種看樂子。魯迅常常寫殺人,而且他心里那個行刑的人,他是宮廷當中一直是在做這個行刑的這個工作,他說他這是最后一次殺人了,他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完成這個任務。把那個刀磨得非?。要特別敬業地把那個人殺死。那個凌遲的那種刑,要一片一片把肉剮下來,還不能一下讓他死。包括那個檀香刑,是一根怎么怎么樣的柱子把人從肛門怎么釘進去,就很殘酷很殘酷的這樣一個刑。那我現在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會覺得,哦,這是一種時代的,當時那個時代的一種反映。那現在的人,我想再面臨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就不會是這樣一種狀態了。那我們當代的作家在發表這樣的話題的時候——

  李洱:這種情況一直存在。比如說殺張之青的時候也是萬民歡騰,是吧。殺張之青。

  主持人:文革,文革時候。

  李洱:我們總是歡騰,總有很多歡騰。比如說魯迅寫道這個阿Q最后被押付刑場的時候,那么我們看到魯迅的筆調是比較輕松愉快的。魯迅。就是阿Q一直在唱,一直在唱。那么他在《藥》里面寫這個吃這個人血饅頭的時候,那么魯迅寫的時候有一種非常隱蔽的快意。那么這種快意實際上他是一種……這種快意里面摻雜著一種極度的憤怒。極度的憤怒。那么他不是一種單向度的這種快感,不是簡單的快感,變得非常非常復雜。那我想莫言他在寫《檀香刑》的時候,包括當他寫那個割耳朵、馬腸子的時候,他實際上他的感覺你難說他幸福,他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感覺。那么他各種復雜的感覺糾纏到一起的時候,我們感覺到酣暢淋漓。

  主持人:剛才我們主要是談文學作品可能談的比較多了一些,我們稍微換點輕松的話題。李洱他是河南人,F在是在北京生活了,是吧。那么您到北京生活是從什么時候?

  李洱:應該說這四五年我一直斷斷續續住在北京。

  主持人:哦,這四五年來。那么我想這四五年來也是北京變化很快的時候,那您在北京生活的這種感受,跟你過去在河南感受有什么不同?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浪讀書 2004-9-1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