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父親:“蓋子一蓋上,它什么都吃不到,吊起來它吃不到。”
看不出來吧,這個不起眼的筐已經是幾十年前的東西了,據說它可是當年家家戶戶存放食物必備的物件。
陳偉鴻:“可以想像得出來,當這個香味飄出來的那一刻貓在外面心急火燎。”
老鄉父親:“急得很,它又吃不到。”
還真是有意思,可現在再也沒有人編這種土玩意兒了,大家忙的都是來自海外的訂單,他們要編的都是些能漂洋過海,銷往世界各地的漂亮的筐。
一邊教柳編一邊和陳偉鴻聊,韓明說:“今年他最高興的事,就是出外打工5年的兒子韓新宇又回了家。”
韓新宇:“現在編的時候說我一個月要扎扎實實的編,也能編2000多塊錢,毛收入。”
喲,編個柳筐也能掙這么多錢了,難怪三河尖的年青人很多都選擇了留在家,出外打工反而只是為了開眼界、見世面,還有人干脆把這叫做“旅游式打工”,大多數人在外面干個一年半載就會回來,又和家人聚在一起編柳編。
韓新宇:“還不如跟我父親一起干這個。”
陳偉鴻:“為什么這么說?”
韓新宇父親:“那邊是收入高開支大,掙不到錢。”
陳偉鴻:“還不如在這兒呢。
韓新宇:“不如在家里面,我有小孩子,我每次走的時候我母親就流淚,是這樣的。”
陳偉鴻:“大媽現在高興了,因為孩子兒子天天都會跟你在一塊。”
聊到韓明三歲的小孫子,一個事兒讓我大吃一驚。
韓新宇父親:“他也會編,我打了以后他跟著打。”
陳偉鴻:“小朋友真了不起真會編啊,我開始還以為你爸爸開玩笑呢,看來一下我們小朋友的經典之作,這么小的小朋友三歲就會編了。”
“柳編之鄉”真不是吹的,連三歲的孩子都會編,這讓我大受刺激,趕緊學吧。
陳偉鴻:“怎么樣今天給我這個新學徒一個評價。”
韓新宇父親:“完全可以。”
可以是可以,但其實只有邊兒是陳偉鴻扎上的,還得接著去拜師學藝啊!
在告別的時候,韓明父子給陳偉鴻提供了一條新線索,這里剛搞了一個柳編比賽,比賽的冠軍叫肖文霞。
柳編之鄉的柳編王
韓新宇:“前一段時候肖文霞在萬正和廠里比賽里面編的拿了第一名。”
陳偉鴻:“還有一個比賽啊?”
韓新宇:“我家親戚呢。”
陳偉鴻:“真的啊,那我待會兒就去找一找拿到了柳編比賽第一名的年輕能人。”
幾經打探,陳偉鴻找到了冠軍肖文霞的家。
陳偉鴻:“老鄉你好我跟您打聽一個人,你知道肖文霞他們家在哪兒嗎?”
肖文霞:“我就是啊。”
陳偉鴻:“你就是肖文霞,你好你好,找了半天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我們為什么要找你呢,因為很多人告訴我你參加了一個編筐比賽速度特別快,拿了第一名對不對?”
肖文霞:“是。”
陳偉鴻:“這是你愛人吧。”
肖文霞:“是。”
陳偉鴻:“你好你好,你編筐有沒有肖文霞編的快?”
肖文霞丈夫:“沒有。”
陳偉鴻:“一般她編兩個筐你編一個筐嗎?”
肖文霞丈夫:“差不多。”
冠軍究竟有多快呢?肖文霞給我們現場表演,只見她手指翻飛,短短18分鐘,一個筐就編出來了,哎呀,冠軍不愧為冠軍,得趕緊拜這個師傅!
陳偉鴻:“趕緊讓肖文霞教我迅速的編一個筐好嗎?”
肖文霞:“好,今天你就編這個吧。”
陳偉鴻:“今天就編這個啊?”
肖文霞:“這個是小號,不大好編。”
陳偉鴻:“這個編出來是什么模型,是這個筐嗎?比這小一號的。”
肖文霞:“比這小一號的。”
陳偉鴻:“比這小一號的筐,現在先從打底開始。”
肖文霞:“對。”
有了前兩家的經驗,這回陳偉鴻可是編得有模有樣了,很快得到了師傅的夸獎。
肖文霞:“這編的趕上我編的。”
師傅教得快,陳偉鴻也學得快,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個柳筐在陳偉鴻手里竟然成形了。
陳偉鴻:“看一下這是我剛才辛辛苦苦編出來一個的筐,但是在我們這個師傅的手把手的指導之下。”
肖文霞:“這個筐編的很好。”
陳偉鴻:“真的很好啊。”
肖文霞:“在我們這里剛學的時候,還沒你這么聰明編這么快。”
陳偉鴻:“看來我是一個可造之才,待會兒可不可以跟著你們去送貨。”
肖文霞:“可以可以。”
陳偉鴻:“至少我也有一分小小的成就感。”
一起取交貨。
陳偉鴻:“就在這兒驗貨。”
驗貨人員:“這個是?”
陳偉鴻編的筐被撿了出來!
肖文霞:“這個是我們老師編的,主持人編的。”
陳偉鴻:“他怎么一下子看出來這個是主持人編的。還行吧?”
驗貨人員:“還可以,還能賣掉。”
陳偉鴻:“還能賣掉,要求不高。”
驗貨人員:“能賣掉,如果你想學的話我給你多介紹一個老師吧。”
陳偉鴻:“多介紹一個老師?誰啊?”
驗貨人員:“我們老板啊,我們老板編這個挺厲害的。”
陳偉鴻:“真的啊,難道在這兒還有比肖文霞編的更快的人嗎,真的是山外有山嗎,這個人我倒是很想見一見,那你帶我去找你們老板好不好。”
驗貨人員:“好,現在他把公司辦到美國去了。”
陳偉鴻:“真的啊?把公司開到美國去了,那么這么一個能人你一定得帶我去認識一下,在哪兒在哪兒。”
驗貨人員:“在那兒摸魚。”
陳偉鴻:“那個是你們老板啊?你們老板姓什么?”
驗貨人員:“他姓萬。”
陳偉鴻:“還真的摸出魚來了,我是中央電視臺重返大別山欄目。”
萬正和:“你好你好,非常歡迎。”
陳偉鴻:“你是傳說當中的編筐高人,而且現在把公司都開到美國去了。”
萬正和:“編筐高人不敢當,會編筐。”
陳偉鴻:“今天我們見識到了在美國開公司的萬總,打魚的工夫,但是真正說到他的真本領,其實據傳說就是編柳筐,可是我現在都還沒有看到,有沒有機會讓我們見識一下你的真把式啊好不好。”
萬正和:“好,我去編筐。”
為了亮出真把式,萬正和直接把我們帶到了柳條地里,要表演他的絕招——徒手編筐。
柳編之鄉走向世界
陳偉鴻:“昨天看到很多的村民他們在編的時候,旁邊都會放很多的工具,但是今天要老萬來徒手給我們編一個的話,我估計是有一點難度,還有一個難度就是我昨天剛剛知道的,很多人編的時候用的都是一些處理過的木條啊等等,像這樣完全沒有處理過的是不是特別難編。”
萬正和:“因為它比較脆,這個是脆的,因為它里面水分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