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鄭州

武則天除罪金簡的“廬山真面目”

2012/4/26 17:02:41 點擊數: 【字體:

武則天除罪金簡的“廬山真面目”
 
       
    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對位于登封境內的中岳嵩山情有獨鐘,一生登臨嵩山10次,并在歷史上著名的“石淙會飲”中留下和李顯、張易之、武三思等17人的詩刻——摩崖碑,還有武則天住過的娘娘洞、觀魚洞等遺跡。而發現于嵩山主峰——峻極峰北側一塊大石頭下的武則天除罪金簡則更加深了登封嵩山與一代女皇的淵源。
   
    重見天日的除罪金簡 
    中岳嵩山藏金簡

   
    位于中原大地河南登封境內的中岳嵩山,因位居“天下之中”,而頗受歷代帝王的青睞,因此,登封也就成了古代帝王常常涉足之地。
   
    自漢武帝劉徹嵩山封禪之后,中岳嵩山一度沉寂了幾百年。直到公元696年的臘月,武則天以中國第一位女性帝王的身份前往嵩山。這一年,她已是73歲的古稀老人。本是嚴冬季節,呵氣成冰,嵩山上下卻是一片錦繡。每到險處,武則天就下轎步行,一覽嵩岳美景……為了紀念登封中岳這一盛大典禮,武則天遂將年號改為“萬歲登封元年”,并傳旨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取“登封告成”之意。可見當時一代女皇的春風得意、威風八面。
   
    4年之后,七十有七的武則天再次駕臨嵩山,在嵩山玉女臺下的平洛澗石淙河旁邊大宴群臣。不料,在這次登封嵩山會飲之后,古稀之年的武則天忽然患了一場重病。不久之后,武則天的病奇跡般的陡然轉好,她非常高興,認為是登封嵩山的保佑,立即大赦天下。七月七,又特派太監胡超帶上金簡,前往中岳山祭祀祈福,向三官、九府稟告來意,并在“進山門時投下金簡,目的是為自己消災除罪”。其作用相當于后世的名刺(名片),名片以金制成,足以顯示出女皇至高無上的身份。
   
    1200多年后,武則天投下的除罪金簡,這個神奇的歷史物證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重見天日。
   
    除罪金簡現在的娘家人——河南博物院的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金簡發現的詳細過程。1982年5月,登封縣唐莊公社一個名叫屈西懷的小伙子,奉上級之命在嵩山太室山主峰峻極峰一帶植樹造林。收工之后,屈西懷看天色尚早,就約伙伴們一起在山上玩游戲。所謂的游戲也就是把山頂的石頭一塊一塊滾下山坡,以聽取石頭與山體碰撞后發出的轟鳴聲為樂。當屈西懷使勁摳下一塊一方左右的巨石時,奇跡出現了——一張明晃晃的“紙片”從石縫中露了出來。屈西懷拿起“紙片”順勢在胳膊上一擦,“紙片”上的塵土紛紛灑落,露出它光彩奪目真實的一面。盡管那金燦燦的東西晃得屈西懷睜不開眼睛,但他沒敢把這像“拾荒”一樣被他撿起來的東西當做金子,更無法把它和流傳千古、聲名赫赫的武則天聯系在一起,只當撿了片銅塊回家。
   
    第二天一早,心存疑惑的屈西懷揣著“銅片”找到時為鄉黨支部副書記的表叔求證,表叔雖然認識些字,看出那東西上隱隱約約刻著什么“上、大周”之類的字眼,但也推斷不出這究竟是個什么玩意兒,只是推測說:“這有可能是金子,銅會生銹,金子不會生銹。”表叔的話嚇了屈西懷一大跳,他慌慌張張拿著東西跑回家去,再不敢輕易拿出來在眾人面前露上一面。
   
    但屈西懷在山里拾到寶貝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引來了兩位千里之外的山東人要出高價買走。那兩個山東人一張口就給了屈西懷5萬元,還寫下血書說若今后賣上好價錢,還可與屈西懷共分。山東人的豪爽和信誓旦旦反而嚇著了屈西懷。“這人敢寫血書,會不會也敢殺人?會不會拿走東西再殺了我,讓我人財盡失?”屈西懷心里七上八下,接連做了好幾個晚上的噩夢。幾經權衡,屈西懷決定把東西上交政府。
   
    在屈西懷得到1500元的獎金、一面錦旗和獎狀之后,東西被登封縣人民政府移交到河南博物院。經過專家們一番鑒別論定,這東西就是當年武則天派人投擲于嵩山的除罪金簡!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為數極少的和武則天直接有關的歷史文物之一,堪稱稀世珍寶,價值極高。
   
    金簡的“廬山真面目”
   
    在河南博物院的二樓,我們見到了這枚除罪金簡的“廬山真面目”。河南博物院的講解員告訴我們,金簡為豎長方形,長36.3厘米,寬8.2厘米,重247克,黃金純度在96%以上。金簡上鐫刻雙鉤銘文3行63字,曰:“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岳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等字樣,這“上”當然是指女皇武則天了,“圀”則通“國”字,“曌”字取日月當空之意,是武則天的名字。道家稱天、地、水為“三官”,“九府”泛指各方神仙洞府。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絕后的女皇帝,她標新立異,除了改變唐代的典章文物制度外,還創造了二三十個武周字在全國使用,將原有的部分漢字復雜化甚至篆化了,金簡銘文中的“圀”、“曌”就是其中的兩個字。武則天去世后,她造的那些字從此被歷史淘汰。所以,今天的考古學家看到金簡上那些怪誕的字,就能斷定那是武則天當政時的文物。這通金簡反映了上述一些歷史事實,為今人研究唐代社會風貌、一窺女皇武則天獨特的個性和內心世界,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皇帝投簡祈求神仙佑護,多年來時有發現,1928年泰安蒿里山曾發現過唐玄宗封泰山的玉簡,上刻“開元十三年李隆基”的名字。在杭州先后發現過五代吳越王錢氏和北宋徽宗祭西湖水神時,分別投放的金簡和玉簡,雖時間、地點及投放者不同,但目的都一致。而這次發現的唯一的女皇“武則天除罪金簡”更是罕世之珍。(原標題:武則天除罪金簡 千年后重見天日)



來源: 鄭州晚報       2007-06-02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