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秀

王莽
有關王莽攆劉秀傳說很多,在河南省很多地方都有流傳說并且有些地方還有相關的遺跡。西平縣保留有劉秀飲馬井,遂平縣保留有狗冢廟,新野縣有回龍寺,方城縣有扳倒井,靈寶市有劉秀封的漢山(喊山),等等……
王莽攆劉秀的傳說
漢高祖劉邦起兵反秦,路過芒碭山時,揮劍斬殺了一條攔路的大蟒蛇。這蟒蛇就是王莽的前身。當晚劉邦宿營在山上,夢見蟒蛇來纏他,還呼叫著“還我的命!”劉邦信口說道:“到平地時再還。”漢朝江山傳到漢平帝(地)時,王莽將女兒嫁給平帝。繼而王莽篡位,謀殺了平帝.這就是“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的典故.平帝死后,皇后已身懷有孕,三日后就要分娩.王芥為絕后患,令上下大夫徐世英、柴文俊為其女兒算卦,若生男孩就抱出斬首。徐、柴兩人竟以“龍鳳”之爭打賭,使皇后遇救,軟禁后宮。
柴文俊回家后,向夫人說明了宮內打賭之事。身懷六甲的竇夫人獻上一計,設法提前分娩,生了個女孩。她又招來謁帝神將女孩抱入宮內。恰在這時皇后生下太子,這就是光武帝劉秀,謁帝神將他偷換出來.此后,太子劉秀被柴文俊夫婦撫養成人.劉秀長到12歲時,不知怎的走漏了風聲,王莽派兵前來殺他。柴文俊設計將他送出京城.劉秀混出長安,直奔東南而逃,身后的攆軍緊迫不舍.危急之中,他猛然發現路旁有只鐵牛,便一頭鉆進牛肚里。那鐵牛一使勁,將他屙到了新野城北趙莊村旁的一個土臺子上,后人就把這個土臺子叫作“光武臺”。劉秀到了新野,半日無親。為了糊口,就給地主放牛。一日,他在“光武臺”下,忽見王莽統兵追來,便棄牛而逃。眼看就要被擒,他急中智,趴到路旁地墑溝里一片馬齒莧下。王莽統兵四處尋找時,天上飛來一只老鷹,叫道:“溝里有,溝里有!”王莽統兵往溝里尋找時,忽又飛來一只老鴰,叫道:“瞎說,瞎說!”統兵轉身向遠方追去。劉秀脫險后,恨透了老鷹,罵道:"畜牲,叫你死無葬身之地!”而對保護他的馬齒莧和老鴰則非常感激,遂封馬齒莧“永遠不死”,又賜老鴰一副銀項圈。后來,老鷹便暴死于太陽之下。老鴰也變成了白脖兒,馬齒莧永曬不死”。劉秀逃到城東南觀音寺,晚上露宿在右邊的池塘岸上,時值盛夏,塘蛙鳴叫,鬧得他難以入眠,就隨口說道:“過去,都給我到那邊池塘里叫去!”于是青蛙們都乖乖地閉上了嘴巴,跳到左邊池塘里叫去了。至今,觀音寺門前池塘里的青蛙,仍在左邊池塘里叫,一跳到右邊就變成了啞巴。有一天,劉秀躲藏到寺東南黃營村后一塊洼地里,又渴又餓。焦急難忍之時,一位村姑下地送飯,看見劉秀餓得面黃肌瘦,就把一罐麥仁飯送給他充饑。劉秀一嘗,又香又甜,好吃極了,吃了幾口,長了精神,便向村姑發誓說:“等我以后得第。一定封你為皇后。”誓畢,身后塵土飛揚,喊聲又起.劉秀知道追兵又來了,顧不得吃飯,提著飯罐往東南逃跑.跑到玉皇廟崗下,一鼓勁往崗上跑,麥仁飯濺了出來,撒了一路。直到如今,從崗上到崗下的黑土地里,還夾雜著一小灘一小灘的白堿土。這就是劉秀當年擻下麥仁飯的痕跡。后來,劉秀登基,建立了東漢王朝,他沒忘記送麥仁飯的村姑,就派人到新野將她接到皇宮,封為皇后。這位村姑名叫陰麗華,就是歷史上的陰皇后。
各地流傳的劉秀逃亡故事
“王莽攆劉秀的傳說”在南陽一帶流傳甚廣,但這次僅內鄉縣進行了申報。在內鄉的大部分傳說故事都是公元25年前,劉秀登基之前在南陽伏牛山一帶被王莽追殺時的傳說故事,經過千年來民間流傳,使其更加完美生動,主要是以山、樹、地名等有特殊現象的神話傳說故事為體裁,如:伏牛山的神話傳說、“掛劍垛”、“釀河水中蛤蟆石”、“扳倒井”、“三狼冢”、 “寺坪的麥子為什么熟的早”等傳說。而劉秀身邊的將領們(二十八宿)也有在內鄉廣為流傳的故事,如“馬武求師”、“馬武收馮衍”、“黃霸出世”、“馬王合兵”、“鄧禹施法治禿龍”等,還有吳漢、杜茂、蓋延、陳朋、萬修、李忠、任光、馮異等奇妙的傳說故事。僅在寶天曼景區就有 “空心柳樹”、“稀紅柿”、“橡子樹上結柏枝”、“付俊與山萸肉”、“劉隆與接官亭”、“陳俊與印石潭”、“跑馬嶺賈復訓馬”等許多傳說故事。
南陽地區有關王莽攆劉秀的傳說
由于王莽篡奪了漢室江山,人稱竊賊,不得人心,人們都護著劉秀,幾次派人巡查都沒有結果。一直到了劉秀十幾歲時,王莽才打聽到出現天子氣的地方出了一個叫劉秀的人。他就親自帶兵來攆劉秀。
這便是流傳于整個南陽地區的“王莽攆劉秀”的傳說。這個傳說在南陽地區可謂家喻戶曉,耳熟能詳。流傳于民間的傳說主要有“麻食菜(學名“馬齒莧”,民間又俗稱“馬蜂菜”、“馬莧菜”)和蚯蚓的傳說”、 “老鴰和老鷹的傳說”、“麥仁湯的傳說”、“扳倒井的傳說”、“馬武借尸救駕”、“討飯訪鄧禹”、“錯掛金牌”、 “吃陜西、屙河南”、“二十八婿剮王莽”等等,等等。
麻食菜和蚯蚓的傳說
據說有一次劉秀被王莽攆得沒處藏,藏在了麻食菜下邊,多嘴的蚯蚓說道:“這兒里,這兒里,……”差點把劉秀暴露出來。劉秀惱羞成怒。脫險后說了聲:“我若當了皇帝,叫你永遠見不著太陽。”
劉秀就因為藏在了麻食菜下邊,躲過了劫難,心里非常感激,當場封麻食菜“永遠不死”。這麻食菜受封后,還真的生命力極強,耐淹耐旱,連根拔了也曬不干,所以又有“長壽菜”之稱,人們都叫它 “曬不死的麻食菜”。中醫學上以全草入藥,性寒,味酸,功能清熱,解毒,消腫, 既可以蒸吃,也可以涼拌,還可沸水焯后曬成干菜,冬天備用。是最理想的清熱解毒食品,食之可補身壯體。因為是在南陽受封的,所以南陽的麻食菜就非常多,長得也非常旺。因為蚯蚓多嘴多舌,所以經劉秀這么一說,后來蚯蚓一見到太陽就被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