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板年畫、剪紙和瓷器三期培訓順利完成后,鄭州輕工業學院又迎來了一批泥塑傳承人,繼續開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第四期培訓。11月7日上午,泥塑培訓班開班儀式在輕院賓館會議室舉行。河南全省共60位泥塑傳承人群學員參加,開班儀式由鄭州輕工業學院非遺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薛峰博士主持。
薛峰博士介紹了培訓項目的基本情況以及本期課程設置。“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計劃”是2016年由文化部啟動,在全國57所高校同時開始的培訓項目。主要目的是讓傳統工藝進入現代生活,現代設計進入傳統工藝。希望非遺傳承人群通過接受相關的理論教育、實踐教育,包括考察等培訓環節,提高審美意識、理論水平,互相學習,從而讓中國各個省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項目走上新的臺階。本期培訓,共設置了將近10門課程,穿插5個講座,并設有外出考察活動。作為培訓班班主任,薛峰還對學員們提出了學習要求并表示會做好學員們的后勤服務工作。
來自西安美術學院的趙農教授作為嘉賓在開班儀式上進行了發言。他講到,開展培訓班,對范圍較廣的非遺傳承人群進行培訓,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的保護。通過這次的學習和提高,讓非遺走進日常生活,讓設計進入非遺,其實就是通過自身的學習、總結,然后獲得一種生產自救的能力。希望大家能夠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進一步提升自己。祝愿培訓班越辦越好,越辦越精彩。
鄭州輕工業學院雕塑系主任王洪坤代表教師團隊發言。他說,藝術的交流是沒有門戶的,彼此都可以互相吸收、融合。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提供條件,爭取讓大家有所收獲。祝愿學員們渡過一段愉快的學習時光。
隨后,來自省內各地的泥塑、面塑、糖塑等非遺傳承人群學員紛紛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進行了交流。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計劃的開展,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開辟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提供交流溝通的互動平臺,在提升傳承人群的創作審美、設計理念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促進非遺傳承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探索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