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完整的花粉、花蕊、花瓣,牡丹花朵猶如在水中綻放,這樣既能喝、又能看的茶您喝過嗎?昨日,洛陽市舉行了洛陽牡丹全花茶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洛陽牡丹全花茶研制成功,這一成果填補了國際上牡丹全花制茶的空白,也意味著洛陽的牡丹深加工產品再添“新軍”。
該活動由洛陽市委宣傳部、洛陽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牡丹芍藥協會副會長李嘉玨,洛陽市委常委、市農工委書記史秉銳等出席活動。
【現場】美麗牡丹花,在茶杯中慢慢“綻放”
洛陽市委農工委副書記焦封喜宣布牡丹全花茶研發成功,現場的工作人員向大家展示了牡丹全花茶。牡丹全花茶由洛陽眾芳牡丹產業集團研發生產,雖然目前市面上也有牡丹茶,但僅僅是花瓣入茶或者將花瓣綁成一朵花做茶,牡丹全花茶則保留了全部的花瓣、花蕊、花粉及其花形,沸水沖入,慢慢綻放,花粉在水中漂浮,金黃的花蕊、紅色的花芯與潔白的花瓣交相輝映,非常漂亮,且口感清香。發布會上,史秉銳這樣評價牡丹全花茶:一個“美麗”的產品、開在水中的牡丹花。
牡丹全花茶采用的是牡丹品種白鳳丹,這是國家衛生部批準的新資源食品,也是經過認可的、唯一能夠食用的牡丹品種。據介紹,牡丹全花茶的花粉里含有大量的總黃酮素、氨基酸、植物蛋白、牡丹酚、維E等元素,有調經活血、養血和肝、促進血液循環以及減輕女性生理期疼痛、延緩衰老和更年期等作用。“牡丹全花茶保留了花朵整體,也保留了更多的營養成分。”中國牡丹芍藥協會副會長李嘉玨先生介紹。
【研發】保持牡丹原貌不容易,9道工序均由人工完成
“只要提起洛陽,人們一定會聯想到牡丹,在外地,洛陽是和牡丹畫等號的。菊花用于寄托哀思,玫瑰曾被人定位于‘妖嬈’,而牡丹,幾乎沒有負面的評價。”牡丹全花茶的研發人,洛陽牡丹協會副會長、洛陽眾芳牡丹產業集團董事長楊曉紅,言語間透露著對牡丹的“鐘愛”。
為了開發牡丹深加工產品,楊曉紅在洛陽市萬畝牡丹產業園、欒川、嵩縣發展了3000畝的牡丹基地。
經過反復思考,楊曉紅想到將牡丹全花入茶。“茶品便于攜帶、儲藏,這樣就可以讓外地游客不分季節、隨時隨地看到洛陽牡丹花了。”楊曉紅說,能飲用,可觀賞,是茶飲,也是藝術品,是她對牡丹全花茶的定位。
將牡丹全花入茶,在多個環節后,依然保持牡丹原有的形態、顏色、氣味并非易事。為此,她咨詢了很多專家、做了無數次實驗。“當時渾身都是干勁兒,實驗失敗了,我就告訴自己,這也挺好,起碼排除了一個錯誤的方法,朋友們都說我欠了牡丹太多的債,這輩子是來還債的。”楊曉紅自嘲道。
從2012年4月至2013年底,楊曉紅用了近兩年的時間才克服了技術難題,牡丹全花茶的制成共需要9道程序,為了保持牡丹花最初的狀態,所有程序均由人工來完成。
【評價】豐富了牡丹深加工產品種類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企業正在申報商標和專利認證,并已獲得了食品質量安全QS認證。在今年4月農業部舉辦的北京第四屆茶博會上,洛陽牡丹全花茶深受歡迎,在9月舉行的白馬寺泰國殿落成典禮上,牡丹全花茶還作為招待海外高僧的名貴禪茶。
“洛陽牡丹全花茶是洛陽牡丹產業發展當中的又一個成果,是牡丹深加工產業發展的一件喜事,一件大事,將進一步豐富牡丹深加工產品的種類。”史秉銳說。同時,他鼓勵相關的企業、科研單位研發更多的牡丹深加工產品。
史秉銳介紹,截至目前,洛陽市牡丹種植面積有12萬畝,牡丹深加工產品已經形成牡丹食用油、牡丹食品、牡丹飲品、牡丹精油、牡丹保健品、牡丹化妝品6大類200多個品種。同時,在促進牡丹產品營銷方面,從2003年初,洛陽市成立了牡丹花都特產專營店,全市牡丹產業總產值已經達到了12億元。
史秉銳表示,洛陽市將繼續支持和鼓勵科研單位、企業研發出更多的、適銷對路的牡丹加工產品,相關部門也要為牡丹種植、加工企業做好服務,給予實實在在的支持。
【目標】油用牡丹種植規模爭取達到10萬畝
據楊曉紅介紹,預計到2025年,將帶動洛陽周邊縣市利用荒山、荒坡、閑余地塊,大力推廣油用牡丹(即用于牡丹深加工的、非觀賞性牡丹)種植,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并爭取達到10萬畝,這將為農民帶來巨大的收益。
楊曉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地種植4000棵牡丹樹,一棵樹開5朵花,一畝地能開兩萬朵花,一朵花按照0.2元回收,一畝地就可以收入4000元,遠遠高于普通作物的經濟效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油用牡丹的經濟效益越來越被重視,洛陽市也出臺了許多牡丹種植的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花農種植。在談到牡丹全花茶給洛陽帶來的機遇時,焦封喜提到,牡丹全花茶的研制生產,將進一步拉長牡丹產業鏈條,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牡丹產業做大做強,真正成為最具洛陽特色的農業支柱產業。
洛陽在茶市場上有何優勢呢?焦封喜表示,洛陽牡丹的產業基礎很好,而且洛陽以及牡丹有著豐富文化底蘊和廣泛的影響,這是洛陽不可取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