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開封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條胡同”之說,其中“七”、“八”、“七十二”都是概數,意思是說開封胡同特別多。而就是在這街背巷深胡同窄的市井空間里,“藏匿”著不少帶有開封傳統風味的美食,花樣繁多的各色小吃,將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也涵蓋其中。入巷尋吃,成為開封人的生活習慣。
早餐 新的一天,從胡辣湯開始
在開封,無論酷暑嚴寒,胡辣湯、油條這組“黃金搭檔”是許多人的固定早餐食譜。
每天凌晨2點多,在大部分人還在睡覺的時候,家住洪河沿街東口的劉文杰就開始忙碌了。籠火(即生火、點火)、篩面筋、燒湯……兩個半小時之后,劉文杰已將需要售賣的羊肉胡辣湯、優質胡辣湯、八寶粥、五香豆沫等全部熬制完畢。
樓下便是劉文杰的早餐店。將近6點,負責炸油條和包包子的師傅到位,“辣辣劉胡辣湯”開始迎接前來吃早餐的食客。到7點多,就餐人數達到頂峰。
“老板,來碗優質胡辣湯,兩根兒油條!”
“給我盛兩碗胡辣湯帶走!”
在一碗熱乎乎、稠乎乎的優質胡辣湯里,薄薄的羊肉片、筋道的面筋穗兒、順溜的粉條,還有黃花菜、黑木耳盡在其中,喝上一口,讓人回味無窮。
盛湯、收錢、擦桌、掃地,在這樣不斷循環的工作中,劉文杰要馬不停蹄地忙碌到10點半。之后又要準備第二天燒湯需要的食材,直到下午才有時間休息。
“我家做胡辣湯也算是祖傳的,解放前長輩們都是拉著胡辣湯沿街叫賣。我父親劉增光從他二伯那里學來了做胡辣湯的手藝,1983年開始在這里(洪河沿街東口)擺攤。1995年,我下崗了,那時候我25歲,開始跟著父親學做胡辣湯。”劉文杰說。
劉文杰接手父親的胡辣湯生意后不久,就將招牌“劉增光羊肉胡辣湯”改為了“辣辣劉胡辣湯”。劉文杰告訴記者,開封有個土話,叫“啦啦流”,是很滿、很多、往外溢出的意思。所以“辣辣劉”的第一層含義就是說他給顧客盛的湯特別多,多得都要溢出來了。“這第二層含義中,兩個‘辣’字分別指的是辣椒和胡椒,‘劉’就是因為我姓劉。”
“我家在洪河沿街東口賣胡辣湯已經31年了,每天都要熬制羊骨、牛骨老湯;胡辣湯里的面筋依然堅持純手工制作,口感軟筋;湯中還要加上由20多種作料配制而成的祖傳湯料。”劉文杰說,很多開封的80后、90后都是喝著胡辣湯長大的,胡辣湯作為開封的一種特色早餐,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不少中年人、老年人,更是對胡辣湯情有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