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591萬(2010年)
【郵編】 453000
【區號】 0373
【區劃】現轄兩市(衛輝市、輝縣市)、六縣(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長垣縣)、四區(紅旗區、衛濱區、牧野區、鳳泉區)
【區劃】行政轄區4個、縣級市2個、縣6個。分別是:衛濱區、紅旗區、區、牧野區、鳳泉區、衛輝市、輝縣市、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長垣縣
新鄉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臨黃河,緊鄰省會鄭州,是中原城市群及“十字”核心區重要城市之一。現轄12個縣(市、區),總面積8249平方公里,總人口591萬人;市區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里,人口100萬人。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市、中國最佳管理城市、中國金融生態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市、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中國企業成長環境十佳中小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和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連續三屆榮獲“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連續四屆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中國社科院《2008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顯示,新鄉綜合競爭力位居河南省第3位。201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81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增速居全省第3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0.5億元、支出158.2億元,分別增長26.1%和20.2%;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085億元,增長20%,總量穩居全省第4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3億元,增長22.7%;糧食總產76.2億斤,連續5年創歷史新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5752元和6241元,增長11.2%和14.9%。
歷史文化悠久。新鄉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隋開皇六年始置新鄉縣,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牧野大戰、比干剖心忠諫、官渡之戰、陳橋兵變等重大歷史事件發生于此,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都有遺址留存。建國初期曾為平原省省會。
自然資源豐富。已發現和開采礦藏20余種,水泥灰巖和煤炭儲量分別達到100億噸和84億噸。寶山電廠2×66萬千瓦火電機組、趙固一礦年產240萬噸原煤等項目形成產能,近期火電裝機容量可達500萬千瓦。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工程穿境而過,獲嘉縣地下煤層氣儲量豐富。
交通區位優勢突出。是豫北地區唯一的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京廣和太石鐵路在此交匯,石武高鐵客運專線正在建設,106國道、107國道及京港澳、大廣、濟東高速穿境而過。鄭新黃河公鐵兩用橋(三橋)公路部分已經通車。與省會鄭州隔黃河為鄰,新鄭國際機場至新鄉市區80公里。平原新區作為全省6大新區之一,是對接鄭州、建設“復核”城市的橋頭堡,目前已初具規模。主城區到“三區五城”8條快速路全部通車,30分鐘同城經濟圈初步形成。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2908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306公里,公路密度達到158公里/百平方公里。以新鄉為中心,600公里半徑內覆蓋5億人口。
農村經濟發展迅速。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優質糧比重達85%。中科院、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在新均設有農業示范、試驗基地,構筑了農業發展的立體科技支撐體系,是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示范基地。“新稻18”成為全省首個超級稻品種。金粒小麥、宏力葡萄獲中國國際農交會金獎。認證地理標志農產品、綠色食品數量均居全省第1位,無公害農產品數量居全省第2位。原陽大米被譽為“中國第一米”,封丘縣是全國最大的金銀花種植基地。劉莊、京華實業公司、樓村、龍泉等農村經濟別具特色。以新型農村住宅社區建設為重點的統籌城鄉工作率先推進,城鎮化率達到42.76%,被確定為全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
工業實力日漸雄厚。形成了生物與新醫藥、動力電池與電動車、電子信息、現代煤化工、新型膜材料等新興產業,特色裝備制造、制冷、汽車零部件等優勢支柱產業以及食品、紡織、造紙、建材、能源等傳統優勢產業。六大戰略支撐產業實現銷售收入、利潤分別占全市工業的61%和55.6%。各級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136平方公里,入駐企業4799家,吸納51萬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的73.1%。建成國內第一家電動車充換電站,新能公司年產50萬輛電動車、煤制乙二醇、甲醇制烯烴等項目開工。成功創建國家火炬計劃新鄉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和新型電池及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組建國家電池檢測中心。金龍集團、新飛集團入選中國制造業500強,新鄉化纖、華蘭生物、心連心化肥3家企業實現上市。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總量分居全省第3位和第2位。60多個產品居國內同行業前5位。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53億元,增長22.7%;實現利潤、利稅160億元和212億元,增長29.7%和26.9%。
科研研發優勢明顯。擁有駐新高校7所,數量居全省第2位;中等職業培訓學校32所,職教在校生11萬人;省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118家,居全省前列,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個;各類科技人員13萬人。80%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專利申請量連續6年突破千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0%,居全省前列。
對外開放成效顯著。先后獲得中國最佳商業城市、外商眼中河南最佳投資城市、中部最佳投資城市、世界投資中國中小魅力城市等榮譽稱號,美國沃爾瑪、百威啤酒、新加坡豐隆、澳門寶龍、上海寶鋼、娃哈哈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新鄉,其中世界500強達15家。2010年進出口總額11.3億美元,其中出口7億美元。擁有省重點出口企業6家,金龍集團進出口總額居全省第3位。
自然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以萬仙山、八里溝、關山、回龍等為代表的南太行山水景觀和以百泉、潞王陵、比干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各具特色,八里溝是南太行水精華薈萃之地,百泉景區是國內最大、保護最好的古園林建筑群之一,被譽為“中州頤和園”和“北國小西湖”;潞簡王陵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萬仙山成為我國首個攀巖公園。現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1處,省級名勝風景區1處,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6個。
典型群體閃耀牧野。新中國成立以來,相繼涌現出史來賀、吳金印、劉志華、張榮鎖、耿瑞先、王一碩、裴春亮等英模人物,奧運冠軍劉國梁、著名作家劉震云、歌唱家關牧村、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明高等杰出人物同樣是新鄉的驕傲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