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走進河南 >> 河南區劃 >> 瀏覽文章
精彩推薦
熱點關注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熱點排行

安陽市

2013/1/10 10:44:48 點擊數: 【字體:

     安陽市

    【面積】 7413平方千米

  
    【人口】 542萬(2008年底)

  
    【郵編】 455000

  
    【區號】 0372

  
    【區劃】轄1個縣級市(林州市),4個縣(安陽縣、滑縣、湯陰縣、內黃縣),4個市轄區(文峰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和1個高新技術開發區。

  
    安陽市位于河南省最北端,與河北、山西兩省毗鄰,總面積7413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底,全市總人口544.6萬,其中城鎮人口212萬,有漢、回、蒙古、滿、壯、苗、藏、彝等43個民族。轄1個縣級市(林州市),4個縣(安陽縣、滑縣、湯陰縣、內黃縣),4個市轄區(文峰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和1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46個鄉,46個鎮,43個街道辦事處,220個社區、居委會(市區161個社區),3253個行政村。市區面積543.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04萬,建成區面積95平方公里。

  
    安陽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系太行山東麓,東部屬黃淮海平原,地形復雜多樣,平原、山地、丘陵、泊洼分別占總面積的53.8%、29.7%、10.8%、5.7%。最高峰在林州境內的四方垴,海拔1632米;最低處在滑縣境內的金堤河沿岸,海拔50米。安陽地處北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區,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1991年以來,年平均氣溫14.3℃,年平均無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551.9毫米。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紅旗渠精神的發祥地,是世界文化遺產——殷墟、世界唯一的文字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和魏武王曹操高陵所在地,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早在2.5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先民就在此生活。遠古時期的顓頊、帝嚳二帝先后在帝丘和亳建都,并葬于此(均在內黃縣梁莊鄉)。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于殷(今安陽市區小屯一帶),在此傳八代十二王,歷時255年;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先后有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朝在此建都,故安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

  
    安陽是河南省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是國家規劃的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等農產品優勢區域,是國家確定的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市。全市優質小麥收獲面積占全市小麥總面積的84%。滑縣是河南省第一產糧大縣,2003年至今連續7年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榮譽稱號;湯陰縣是全國食品工業強縣,進入“中國農業產業經濟發展百強縣”行列;內黃縣是全國生態示范縣。

  
    安陽是河南省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械、化工、食品、紡織、建材、電力、煤炭、煙草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建設了林州市產業集聚區、安陽縣產業集聚區、滑縣產業集聚區、湯陰縣產業集聚區、內黃縣產業集聚區、安陽市新東產業集聚區、安陽市紡織產業集聚區、安陽市產業集聚區、安陽高新產業集聚區等9個省級產業集聚區,著力培育壯大冶金建材、裝備制造、煤化工、食品、紡織、電子信息、新能源七大支柱產業。

  
    安陽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107國道、大廣高速以及在建的石武鐵路客運專線縱穿南北,南林高速、濟東高速、濮鶴高速以及在建的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橫貫東西。域內有15條省級公路干線,鄉鄉有等級客運站,村村通水泥(油)路,國、省干線與農村公路形成了干支相連、四通八達、布局合理的公路網絡。安陽至北京動車組開通運營。安陽航空港、陸路港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一個具有海陸空綜合交通優勢的樞紐城市正在形成。至2009年底,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15萬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55.2公里。

  
    安陽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齊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文化旅游名城、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城市,中國最具影響力旅游名城,具有極其豐富的旅游資源。現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級A級景區13處,其中,4A級景區6家。有國家森林公園1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航空運動學校1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處。安陽旅游素有“尋三根、品兩游”的美譽,即尋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品民族精神游、山水風光游。

  
    200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106億元,增長12.2%。其中,一產增加值144億元,增長4.2%;二產增加值686億元,增長13.7%;三產增加值276億元,增長12.4%。人均生產總值突破3000美元。財政總收入107.3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5.2億元,居全省第5位,增長10.3%;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22.1億元,增長2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9元,比上年實際增長8.8%;農民人均純收入5595元,比上年實際增長7.9%。三次產業結構為13:62:25,二三產業比重達到87%,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加速發展階段。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下一條:平頂山市上一條:鶴壁市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