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743.6萬(2008年)
【郵編】 450000
【區號】 0371
【區劃】轄區6個、縣級市5個、縣1個。分別是: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回族區、金水區、上街區、惠濟區、中牟縣、鞏義市、滎陽市、新密市、新鄭市、登封市
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東經112° 42' -- 114° 14' ,北緯34° 16' - 34° 58' ,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為廣闊的黃淮平原。
鄭州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4° C 。7月最熱,平均27.3°C ;1月最冷,平均0.2°C ;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無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時間約2400小時。境內大小河流35條,分屬于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流經鄭州段的黃河150.4公里。
鄭州市地處中華腹地,九州通衢,北臨萬里黃河,西依中岳嵩山。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萬人,F轄6區5市1縣,一個國家級新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一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夏朝的都城陽城(鄭州登封),商朝開國君主商湯所建的亳都,今河南省政治、經濟、教育、科研、文化中心。</p>
鄭州歷史悠久。早在3600年前,這里就是夏、商王朝的都邑,夏、商、鄶、管、鄭、韓6次為都(登封、新密、鄭州、新鄭),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設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
悠久的歷史給鄭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全市有各類文物古跡14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嵩山風景名勝區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腳下,威震海內外的少林功夫從這里走向世界。這里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測景臺和元代觀星臺、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廟等。在鄭州周圍,還有星羅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關隘和古戰場遺址,著名歷史人物軒轅黃帝、列子、子產、申不害、韓非子、鄭國、陳勝、張良、潘安、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高拱、李誡、李馳航等出生在鄭州所轄縣市。
鄭州地處中華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臨萬里黃河,西依中岳嵩山,東、南接黃淮海大平原,介于東經112°42′-114°14′,北緯34°16′--34°58′之間。年平均氣溫14.3℃,平均降水量640.9毫米。她四季分明并各具特色,一年中7月最熱,平均氣溫27.3℃ ,1月最冷,平均氣溫0.2℃。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無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時間約2400小時。境內大小河流35條,分屬于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流經鄭州段的黃河150.4公里。
鄭州自然資源豐富,已探明礦藏34種,主要有煤、鋁礬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巖、油石、硫鐵礦和石英砂等。耐火粘土品種齊全,儲量達1.08億噸,約占全省總儲量的50%;鋁土儲量1億余噸,占全省總儲量的30%;天然油石礦質優良,是全國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鄭州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經濟林果等糧食作物和蘋果、梨、紅棗、柿餅、葡萄、西瓜、大蒜、金銀花和黃河鯉魚等農副土特產品。中牟、新鄭、滎陽是全國重要的糧食基地縣。
經初步測算,2009年全年,鄭州市生產總值3300億元,同比增長12%。2009年鄭州市全年完成全市財政總收入522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01億元,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較上年增收41億元,年均增長16%。同時,一般預算支出達349億元,較上年增支61億元,增長21%。
鄭州市區在黃河以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東,豫04公路以北,京港澳高速公路以西,選擇城市建設用地。以中心組團為核心,各組團之間留有綠地系統分隔,形成相對獨立的城市發展區,東西為主要發展方向。
鄭州是河南省對外對內貿易的主要窗口。中國在鄭州設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鄭東新區三個國家級商業經貿區,擁有一大批高檔次、多功能的大型商貿設施和輻射全國的商品集散市場,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就有30多家;每年在鄭舉辦的各類全國性、區域性、專業性交易會、博覽會、洽談會上百次;國內外萬余家商貿機構在鄭州設有辦事處或經營場所。
鄭州素有中國鐵路心臟之稱,中國重要的公路鐵路客貨運樞紐中心,最大無水港。京廣、隴海兩大干線在此交匯,周圍還有京九、焦柳、月石、平阜線通過,形成三縱三橫干線框架。鄭州目前擁有3個鐵路特等站:鄭州北站是目前亞洲作業量最大的鐵路樞紐編組站;鄭州東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零擔貨運站;鄭州站位于市中心,是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客運站之一,有列車可直達國內25個省、市、自治區。
河南民航的發展始于本世紀二十年代,1956年建立鄭州航站,正式開航運營,1960年在航站基礎上組建民航河南省管理局,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的民航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得旅客吞吐量、貨運量以20%以上的速率遞增。
現在,23家航空公司在鄭州開通了61條航線,每周執行航班548個,可直達除西藏、青海以外的包括港、澳在內的全國各省市共48個城市。并相繼開通了日本、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臺灣等不定期包機航線。從此,鄭州機場跨入了全國重要樞紐機場行列。一個以鄭州為中心,四通八達輻射全國的航空運輸網已經形成。
鄭州市共規劃地鐵線路6條。
第一階段:起步階段(至2015年),建設1、2號線一期工程,地鐵線網規模45.39公里。
第二階段:發展階段(至2020年),形成“井”字形骨架線網,新增線網50.22公里,地鐵線網總規模95.61公里。
第三階段:成熟完善階段(2020年以后),形成“三橫兩縱一環”全部地鐵線網,新增線網106.75公里,地鐵線網總規模達到202.35公里。
鄭州市軌道交通線路規劃由6條線路組成,總長188.25公里,為“三橫兩縱一環”的網狀結構。6條線路的交叉處,共設置有18處換乘車站。
鄭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游資源豐富。軒轅黃帝故里、裴李崗文化遺址、大河村遺址、商城遺址等記載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黃河游覽區、大河村遺址為主的黃河有中國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主的嵩山風景名勝區給鄭州增添了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