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保護歷史文脈 傳承華夏文明——河南文物事業發展綜述

2018/6/12 15:37:53 點擊數: 【字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

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物工作,先后提出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和“加快構筑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的戰略決策,在推進文物保護與利用過程中堅持傳承創新并舉,探索形成了文物助發展、惠民生、促開放的“河南經驗”。

生態保遺,千年古跡“活”起來

作為文物大省,我省聞名中外的古代聚落、都城遺址、帝王陵寢、古代建筑群等大遺址星羅棋布,如何讓這些承載燦爛文明的“枯燥遺址”鮮活起來?

洛陽將城市規劃與文物保護利用有機結合,先后實施了隋唐洛陽城的定鼎門遺址、明堂遺址、天堂遺址、九洲池遺址和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不僅優化了城市空間格局,還實現了考古遺址有效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和諧共贏。

鄭州則全面實施“生態保遺”工程,投資95億元規劃在2017—2020年建設遺址生態文化公園75處,以生態綠化方式讓古遺址“活”起來。

安陽殷墟、新鄭鄭韓故城等一批考古遺址公園和大遺址保護展示園區,讓原本躺在黃土下的輝煌,以“新旅游景點”的姿態吸引著中外游客。

6月8日,省文物局局長田凱表示,以大遺址保護和遺址公園建設與特色城市發展相結合的方法,培育了文化旅游主導產業,改善了人居環境,使文物保護成為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創新傳承,“博物觀史”惠百姓

博物館是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內容豐富、主體多元的博物館網絡體系,全省博物館、紀念館有340家,其中免費開放的有189座,年均舉辦陳列展覽總數達到1600多個,年均接待觀眾總數增至6000多萬人次。同時,國家重點項目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已經開工建設,預計明年建成開放;中原考古博物館作為河南省“十三五”規劃項目正在等待立項建設。

如何讓人類文明成果更好惠及百姓?近年來,我省各地博物館創新思路,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氣受歡迎的文創產品,如“婦好鸮尊”系列產品、“洛陽禮物”等。在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看來,文創產品是博物館展覽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激活了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讓觀眾真正“把國寶文明帶回家”,讓文物資源“活”起來。

文物外交,講好河南故事

近年來,為配合國家和我省的對外開放合作大局,我省與十余個國(境)外文物博物館機構簽署文物合作協議,組織開展學術交流、陳列展覽等活動。先后舉辦了“華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寶展”等14個大型文物對外展覽,引進國(境)外優秀展覽近10個,目前正在積極籌備赴盧森堡、捷克等地的展覽。

此外,文物科技保護合作攻關取得新突破。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的龍門石窟保護修復工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研究的“潮濕環境下土遺址保護”“金屬制文物保護”“東亞古代冶鐵技術”等項目取得了不菲的成績。與此同時,我省考古發掘與研究走上國際舞臺,在肯尼亞、蒙古國的考古發掘現場有了河南考古人的身影。

文物,是民族傳統文化的血脈記憶。保護和利用好文物,是中原兒女對歷史的傳承和對未來的責任。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